第11部分 (第2/5页)

世界的‘我’。”

“或者是另一个可能性的‘我’。反正不是哥本哈根解释就是多世界解释,要不然就是飞行员解释吧。”

虽然我从未听过飞行员解释,不过当‘我’说出这个名词的时候,我也跟着理解了一

切——当然是‘我’的理解。

比我更用功的‘我’继续开口。

“不过连那些聪明的学者到现在都还找不到结论,我们这种凡夫俗子不懂也是正常的啦!所以啰,重点应该是在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才对。”

“关于这点,昨天跟我交谈的‘我’提出一个假设,认为原因应该是出在左手……呃,这是非科学家的‘我’所提出的假设,就姑且听之吧。根据哥本哈根解释,量子的性质在于只有透过观测才能确定存在与否。”

“是的。”

“天条的身体是被钢筋修复的,不过她将体内的钢筋‘观测’为自己的身体,因此修复的部分也算是‘普通的肉体’。到这里还可以吧?”

“可以,继续说下去。”

“可是我就不同了。小紫不是说过吗?我是泛用型的机器人,身上装备了许多机器,可以对应任何场合。所以我跟天条不一样,左手直接适应现有的功能,也就是说身为‘左手’的同时、也身为‘手机’的意思。”

“嗯嗯。”

“以量子的角度而言,就是现在我的左手同时处于‘左手’和‘手机’相互重叠的状态。

而且在适应功能的作用之下,同时具备左手和手机的功能。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套用哥本哈根解释的说法,我的左手处于‘无数可能性’彼此重叠的状态;若以多世界解释的角度而言,就是依然保有‘无数平行世界’干涉性的物体尚未获得‘确定’的意思。

或者是已经获得‘确定’。

不管怎样,结果都是相同的。

左手的另一侧有身体、有头脑、也有另一个我。

也就是说我透过左手,跟无数的可能性或是平行世界的‘我’取得联系。

“所以这只左手让原本因为‘波东的收缩’或是‘干涉性的丧失’无法相遇的我们得以展开对话。”

“……我懂了。也就是说透过将‘左手’视为‘手机’的认知,让左手除了是左手之外,也具备手机的功能,然后再接受其他世界或是其他可能性的我,所以才能展开对话——是这个意思?﹒”

我点头如捣蒜。

“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哇,头晕脑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我透过左手与‘我的可能性’对话,当挂上电话的时候、也就是‘手机’不再是‘手机’的那一瞬间,只有‘左手’的存在受到确定,所以你就会消失啰?除非左手再次成为‘手机’——”

“慢着慢着,为什么是我消失?应该是你才对吧?”

“不对喔,这通电话可是我——咦?”

仔细一想,还真不知道是谁打电话给谁。

不过就算知道,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

“……看来平行世界是唯一的解释……虽然我对平行世界也不是很了解……”

“……也是。”

道声晚安之后,我挂上电话。

于是我的存在逐渐消失——不,并没有。事实上我打开补充热量的零食,心中想着刚刚跟我通电话的那个人。

她消失了吗?

还是在其中一个平行世界,跟我一样正在吃着零食?

不过平行世界似乎是诞生之后就会毁灭的次元——也罢,反正最后的结果都一样,我不可能再跟‘她’交谈了。

“……我还是打电话之前的我吗?”

打电话之前,我并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