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第1/2页)
……
歐洲的國家就這麼一個接著一個淪陷,而遠在美國的格威家更是自從得知了德國入侵挪威、挪威對德國宣戰的消息後,全家人的心就沒有一天安定過。
他們敬佩挪威王室和挪威人民的勇氣,但是作為米蘭達的家人,他們卻又卑鄙地希望著挪威早日投降,不要再和德國死磕了,這樣至少可以保住米蘭達的性命。
而在好不容易能同米蘭達取得聯繫後,艾琳也是無法自制地痛哭了起來,發泄般地哭訴自己當初不應該心軟同意了她和亞歷克斯的婚事,也讓女兒看清現實,丹麥、盧森堡、比利時、荷蘭一個個地都已經投降了。
就連向來冷靜自持的奧利弗甚至都衝動地說出了讓米蘭達帶著埃里克來美國避難的話。
但是發泄與衝動過後,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帶著莫大的驕傲與最真摯的祈禱支持女兒的決定。
而米蘭達在父母終於冷靜下來後,米蘭達也在電話里安撫了父母后,從容而堅定地回道:
「我是挪威的王妃,我的丈夫、兒子都將成為未來的挪威國王,我不能夠在這種關頭拋下這個國家。媽媽,當初你告訴過我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現在,是我承擔起這份重責的時候了。還有,無論發生什麼,我都永遠愛你們。」
……
※※※※※※※※※※※※※※※※※※※※
[1]「一個民族屈服於外來侵略,就不值得活下去!」出自二戰時挪威國王哈康七世在被德國勸降時說的原話。
二戰時期北歐的幾個國家,丹麥在被德國入侵當天便宣布了投降;瑞典則是德國最重要的鐵礦來源國,和德國關係很親密;芬蘭則為了對抗蘇聯而主動投靠了德國,跟隨德國對蘇聯作戰。只有挪威選擇了奮起反抗,並於1942年和其他二十五個國家一同組成了著名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挪威在2016年出品的選送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國王的選擇》,講述的便是德國大軍壓境時,挪威國王哈康七世在國家命運關頭做出抉擇的事情。
第128章
1940年6月10日, 挪威奮勇反抗了兩個月後, 終於還是在懸殊的軍事實力面前敗下陣來,挪威王室和政府首腦在德軍炮火的轟炸追擊下不得不跟隨撤退的盟軍流亡英國, 至此,挪威全境淪陷。
遠在美國的格威家每天都心提在嗓子眼兒地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直到身在英國的多米尼克發來了最新消息,告訴了他們挪威王室目前已經被英方妥善安置於安全的地方後,格威一家才終於稍稍放下心來。
同時,奧利弗也組織軍工業的巨頭們積極遊說美國參戰, 畢竟憑藉美國雄厚的工業和軍事基礎, 參戰的話絕對會加速這場戰爭的結束。當然, 其他的軍工業巨頭只是為了繼一戰之後再狂撈一筆戰爭財。
而此刻在英國的多米尼克這段日子也不好過。這幾年他在大使館工作升遷也很快,去年升職為參贊,而今年年初的時候本就身體不大好的公使在一場風寒後更是直接請辭告退了。而歐洲此刻正是亂翻天的時候,美國政府也不好在這種時候派個不熟悉狀況的新人過去,於是便決定在使館內選一個人提拔上來頂替原公使的位置。最終在駐英大使的推薦下, 政府直接隔空任命多米尼克為新任美國駐英國全權公使,地位僅次於駐英國的特命全權大使, 成為了美國駐英國大使館的二把手。
節節高升自然是件令人艷羨的事情, 然而臨危受命也意味著將要背負上更大的責任與壓力。
自從戰爭的火藥桶在歐洲徹底燃爆後,英國就一直想要尋求美國的支持,想要把美國拉入自己這邊的陣營。這些天, 英國政府的官員們已經不知道和他約談了多少次, 但是美國政府那邊依舊堅持著自己的中立政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