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圣裁勉励显圣明 (第2/3页)
公,绝不敢有半分懈怠。”
公孙策在旁拱手,言辞恳切道:“包县令,日后若遇难题,可书信告知大人。”
包勉拱手回礼,一脸感激道:“多谢公孙先生。”
包拯挥挥手,沉声道:“启程吧。”众人纷纷翻身上马,官轿缓缓抬起,包拯一行人渐行渐远,唯留包勉立于原地,痴痴凝望,直至那身影消失于天际。
自包拯离开余杭县后,开封府之一行人昼夜兼程,马不停蹄踏上归程。
一路上,他们披星戴月,晓行夜宿,丝毫不敢有所耽搁。这几日,他们一路风餐露宿,疲惫之态尽显。
历经连日艰辛奔波与昼夜不停赶路,终于,那巍峨高耸、熟悉无比的开封府城墙缓缓映入众人眼帘。
众人原本疲惫不堪之面容,此刻终展露出一丝宽慰之笑。在阵阵清脆马蹄声中,他们顺利回到开封府中。
回到开封府后,包拯为能尽快将查赈之实际情形向赵祯禀报,未有片刻停歇,匆匆乘官轿入宫而去。
包拯入宫后,毫不犹豫径直往御书房方向疾行。那些巡逻之宫中侍卫见包拯脚步匆匆,不禁纷纷交头接耳:
,!
“这包大人究竟因何事如此仓促啊?竟然连公服都未曾更换?”
“是啊,包大人向来沉稳持重,今日这般匆忙,必定是事出重大呐。”
这时,路过之陈琳闻得侍卫之言,赶忙询问:“刚刚可是包大人往御书房去了?”
其中一个侍卫连忙拱手道:“是啊,陈总管,刚刚确是包大人路过,他脚步匆匆,竟未换公服,瞧那模样,想来必有极为要紧之事。”
陈琳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喃喃自语道:“包拯向来行事稳重,如此匆忙,想必所奏之事非同小可。”言罢,便加快脚步,亦朝着御书房方向而去。
包拯一路疾行至御书房外,张茂则见包拯前来,赶忙压低声音,面露难色道:“包大人,官家正在御书房中小憩,切不可惊扰,还是静待官家通传吧?”
“张押班,包拯有关于此次余杭县查赈之事急需向官家回奏,劳烦张押班代为通传?”包拯眉头紧锁,心急如焚。
张茂则见包拯一脸焦急,不禁面露踌躇道:“包大人,此非是茂则不肯通传,实乃官家休憩之时最忌惊扰,万一怪罪下来,茂则实难担当啊。”
包拯眉头紧皱,心急火燎道:“张押班,此事万分紧急,拖延不得,还望张押班通融一二。”
正当张茂则左右为难之际,忽然听得御书房中传出赵祯之声:“茂则,外面是何人在此喧哗?”
“启奏陛下,是开封府包大人,他有关于余杭县查赈之事求见官家。”张茂则闻赵祯问询,连忙恭恭敬敬弯腰作揖,声音洪亮回道。
赵祯听闻,精神为之一振,道:“快宣包拯进来。”
张茂则应声道:“遵旨。”随即转身对包拯说道:“包大人,官家宣您进去。”
包拯整了整衣冠,快步踏入御书房,忙躬身作揖行礼道:“臣包拯参见陛下。”
赵祯抬起头来望向包拯,微笑道:“包卿平身,不必多礼!”
包拯缓缓起身,赵祯沉吟片刻问道:“包卿,前些时日,朕命你前往余杭县查令侄擅开战备粮仓接济百姓一事,不知可有结果?令侄可曾贪墨粮食?”
包拯神色肃然,拱手道:“陛下,臣经过一番详查,已查明真相。臣之侄儿包勉,未曾贪墨粮食。他开仓放粮,实乃见百姓受灾,饥饿困苦,出于一片救民之心。然其此举,虽情出有因,却也违了律例。”
赵祯微微颔首,目光深邃望向包拯,说道:“包卿,此事你认为当如何处置?”
包拯闻言,赶忙撩袍跪地,自衣袖中取出那份联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