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上天保佑吃饱饭的人民」 (第1/2页)

庆国太平了,所有人都得到了短暂的缓冲时间。

只是大战刚过,百姓们哀痛大于喜悦,并没有什么过年的心情。

改朝换代,向来是百姓受苦。

李承泽早早开了国库,并从户部拨款去购置粮食,又派人到民间的屯粮大户游说,组织各地官员为百姓免费施粥。

大战刚过,满目疮痍。

失去了亲人的百姓们,不会为漂亮的烟花或者好看的灯节而感到喜悦。

民以食为天,只有食物才能给如今的百姓添点喜悦。

热滚滚的汤食下肚,由身体散发至外的热量暖着灵魂,才能让经历过生死的百姓们再次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

某镇某村

一老婆婆望着空空如也的米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秋日打的那点儿粮食,这一家子前日就已经吃完了。

原本还剩了一点儿,也都让拿着做了干粮,让铁牛带着上山打猎去了。

老婆婆的儿子就叫铁牛,现出去了五日都还没有回来。

儿媳妇也是满面愁容,铁牛出去打猎,她就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孩子。

只是家里没银子,没粮食,眼瞅着大家伙饿的眼冒金星、心中发慌。

前日这里下了雪,地上的积雪还都未化。

儿媳妇找了木刀,挎了篮子要出去,被她婆婆给拦住,“翠儿啊,这么冷的天,你要出去干啥去?”

“娘,我昨个出去打水,瞧见隔壁乔老三两口子在外头挖菜,他们家人口多,断顿断的比咱家还早。”

没错,这年月,不仅是她家断粮,几乎是整个村子、乃至整个镇的口粮都断了。

大家一年到头的都在忙活,只是种的粮还赶不上要上交的粮多。

年年干,却年年穷着,饿着。

只不过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家苦,别人家也苦,百姓就也都习以为常了。

翠萍紧了紧衣服,又道,“咱家也没粮了,铁牛还不知啥时候回来,我不能让咱家几口人就在这屋里头饿着。”

说着,翠萍紧了衣服就要往外走。

外头冷的出去站一会儿都要冻成冰棍,翠萍身上,就穿着一件结婚那年做的薄棉衣。

家里唯一一件保暖的衣服就是狐狸皮,是前年铁牛上山掏的一窝狐狸,拿回来自家制成了袄子。

也亏得他们家有这身袄子,铁牛才敢大冬天的冒雪上山。

可地里现在哪儿还有什么野菜,即便是有也都在积雪之下,若真要把它挖出来,非得将人手都冻掉不可。

她婆婆心疼她,硬拽着翠萍不让她走,“翠儿啊,铁牛马上就回来了,再等等,阿,翠儿听话。”

屋里她公公也听见了,现正躺在床上直咳嗽。

“咳咳...咳咳...老婆子,把我的袄子给翠儿穿上,我一把老棺材洋子,破身子骨也活不了几天了,穿着也是浪费,咳咳...咳咳...”

边说,他便要将自己的身上穿的脱下来,颤颤悠悠的要递给翠萍。

“爹啊,你说什么呢!”翠萍看着病入膏肓的公公,挎着篮子,站在门口直抹眼泪。

这个年代,上了点年纪的人都这样,常年的营养不良外加上不停歇的繁重劳作,

若是不幸着上风寒,再饿着肚子,那等着他的就只能是一条死路。

小孙女什么都不懂,看着大人们哭,她也被吓得哇哇直哭。

翠儿又忙去抱着哄她,小孩儿脸哭的通红,原本黑瘦黑瘦的,现在是黑红黑红的。

老头儿还在那儿咳咳咳,小孩儿在这边哇哇哭。

翠萍心一狠,把孩子一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