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5页)
边的人群,“你看那么多人,差不多都是来顶礼膜拜的。”
“奴隶殉葬……”后面的话她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用言词表达。
屈楚斯民似有心灵感应,晓得她的意思,不待她言便道:“用摩萨尔西的话说:这就叫做历史进程,不可避免。”他又搬出摩萨尔西,足见他推崇摩萨尔西理论思想。“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再不把自己的同类当作动物随便宰杀食用,是文明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从‘自然王国’进入‘自为王国’。虽沦为奴,感谢不杀之恩,本身也心甘情愿。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只要不杀我,给你当牛做马也愿意。作为奴隶,强迫驱使劳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解决吃饭的生存问题,同时创造社会财富,正是认识到人是“智能化生产动力体”,――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最原始动力,是对人的价值的确认,无可非议。史书记载的攻城掠地,一为开疆拓土,二是掳掠异族人为奴隶。非如此,人类社会不可能从‘自然王国’进入‘自为王国’。”
“精辟!”夏菲从没有听过这种旷世未闻的鲜见高论。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在地球上,圣者,哲人,求索了几千年,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争论了几百年,至今也无人能说出个子午卯酉。“人是智能化生产动力体”。——简捷,明瞭,太精辟了!伟大的摩萨尔西!她敬佩,崇拜,简直要五体投地了。
“听先祖传言,地球上有位周天子统一天下,跟摩陀帝王一样受人爱戴,奴隶们高唱赞歌。可惜周天子创下了帝业,却没有创设一个解决社会稳定的联邦制度问题,结果被诸侯瓜分各据,战乱连年。”
“史书上说,奴隶主把自己的同类当作奴隶,强迫命令,像对待动物那样驱使他们做苦役劳动,剥削他们的劳动成果,奴隶们常常起来反抗,斗争。”夏菲接受的是另一种历史观教育。
“聪明的奴隶自然不听话。”屈楚斯民又是一番道理,“问题不在于压迫剥削。反抗,斗争,暴力,都解决不了社会生产的动力问题,根本问题是要找到一种替代物,完全代替人的生产劳动。社会发展变革首先需要革新思想,创新“生产动力体”,关键在于人的聪明智慧。”
创造一个“驯服而又聪明的奴隶”,是人类世世代代的不懈追求和不断解放的共同愿望。首先是把驯养的牛马进一步驯化成“人格化奴隶”。牛马听人的话,消费极其简单、低廉,力气比人大得多,耐力强,劳动效率高,但生理上像人一样需要休息,虽驯服却又不如人聪明。后来人类发明创造了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机器力比牛力、马力又大许多倍,是个不知疲倦而又极其驯服的“人工化奴隶”,但机器又不能听懂人的话,而且其消费较大,排泄的废物污染环境,严重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夏菲熟读人类社会史,晓得人类总想寻找一个既聪明又听话的奴仆,有人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智者,贤者,为官执政者,做人民的“公仆”,始终未能如愿。她想起“桃源酒家”的一场对话,屈楚斯民一些人说得对,WUTOR星球上的人类比地球人聪明,他们超越自然法则把自身的智能赋予机器,用智能机器力取代人力和机器力,现在又用C60蛋白生命体创造一种既聪明而又听话的智能奴隶,完全取代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他们找到了,原来人民的“公仆”它不是人类自身,而是人类的创造物――智能化机器人!
智能化机器人是聪明听话的奴隶,然而又是不怎么驯服的奴隶。屈楚先生说这正是所有WUTOR人的烦恼。它可以听人的指挥调遣,为人类生产各种物质生活资料,为人类管理好社会生活秩序,管理好每一个家庭。但它又要求人必须服从它,遵循它维护的社会规范、法规,遵守它自身的行为规范,任何人都是不可违背的。人既是它的主人,又是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