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4/4页)
目了然。”
毛撼北也觉得自己干涉得太厉害,哪有不先诊断就治病的。听云啸说有这样的诊脉方法,不用接触病人的手腕,就能诊治,不由得喜道:“那就有劳先生了。”
﹡﹡﹡
云啸道:“取一丝绸缎里的金丝线来,三尺长即可。”
小玉赶紧取找金丝线,她也想开开眼,见识一下传说中的“悬丝诊脉”。
云啸在离冉铃儿三尺的地方坐了,肃穆等待。
一会儿,小玉轻手轻脚地回来了,轻轻道:“先生,金丝线取来了。”
云啸道:“将金丝线的一端系于夫人的右手手腕处,离虎口一寸即可。”小玉照做了,云啸又吩咐,把金丝线的另一端系在他的左手食指上,小玉也照做了。
云啸试了试金丝线上绷的劲儿,他其实根本不会什么“悬丝诊脉”之法,但他有灵识啊。于是,借着这根金丝线的掩护,云啸从恶灵玉璧度来一丝灵力,默运法诀,一丝灵识便投放在了冉铃儿身上。
冉铃儿因为病体沉重,无法起床,浑身上下都在发烧,好在一丝灵智还在。她就感觉一丝凉丝丝的感觉从系在手腕上的金丝线传了过来。
仿佛是在烈rì炎炎下,饮下一碗冰凉的井水,浑身好不舒服。
那丝凉意沿着冉铃儿的手腕的经脉一路上行,所过之处,又仿佛是千年的坚冰遇chūnrì而消融,别提有多舒服了。
更令人羞恼的是,这丝凉意过了肩头后,向下一窜,竟然到了胸口的rǔ。房处,便停留在了这里,不走了。
在这丝凉意的来回反复地安抚下,冉铃儿嗓子发干,脸颊绯红,一丝羞恼之意又伴随着一丝兴奋在她心中缠绵悱恻。
她禁不住“啊”的娇。喘,呻。吟了一声。
毛撼北不明就里,忙道:“夫人可是不舒服?”冉铃儿娇羞无语,心中暗道:“哪里是不舒服,简直是舒服死了。”
云啸突的停了灵识在冉铃儿胸口的活动,让冉铃儿yù成。仙。yù。断。魂的那丝凉意便消失了,她不由得心中产生了一点留恋和空虚。
云啸道:“夫人的脉象,弦数不静,主肝部郁木不条达,痰瘀凝结,而夫人的胸口属于肝,肝脾经脉不通,气血不畅,导致胸口气结而成块。”
说到这里,毛撼北和冉铃儿都是点头,但也不甚惊讶,因为以前看的医书上所说得“rǔ岩”的脉象也是这样说的,只是对云啸的“悬丝诊脉”感觉比较神奇。
到这里,天下九成九的大夫会开些“清肝化痰,清热安神”的药,便算诊治完了。
但云啸却不是这样,他在没晋级道人境以前,一边闯荡江湖,一边以医术,卦术挣钱养活自己,从不恃强凌弱,没拿过一分来历不明的钱。
他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古代传下来的医术,果然高明,所谓“缓则治其里”,对于老,慢病尤其见效。
但中土医术所谓的“急则治其表”却仅仅是指一些泻下,除虫,补益元气,以及筋骨外伤的止血,正骨等手段而已,对于许多诸如瘰疬,痰核,臃肿,疮毒等却束手无策。
古医术见效太慢,由此延误病情,死了许多不应该死的人。
而古医家中也曾有名医探索过“伤科”的技术,如麻醉病人后,以利刃开颅剖腹,取出恶疮后,再以针线缝合的技术,只不过已经失传了。
而前世的云啸,经过不懈的探索,终于在“伤科”一途,走出了自己的路。前世,他用特制的利刃给人开颅剖腹,救治过许多垂危的病人。
这一世,云啸重生,不仅继承了这个云啸的思想,也把前一世的技术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