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第1/2页)

飛彈山北面逆軍駐地。

賢寶和征東、鄧超等人立在馬上遠遠地中眺望著蒼翠挺拔的飛彈山。

飛彈山為江戶北面的天然屏障,北陡南緩,異常險峻。山上依山勢築有一關隘,由倭軍大將河谷田率軍三萬在此拒守,扼制住了由山北往山南的唯一通道。

賢寶等人通過對地形的偵察,得出結論,要想過山,唯有攻下隘口,但隘口在半山腰,不僅關牆高厚,關前的道路也異常陡峭,幾乎成六十度陡坡,不僅大炮無法拉上去,抵近關牆攻擊,人馬行進都十分困難,因此攻擊的難度可想而知。

賢寶咬牙道:&ldo;難度再大,咱們也要把它攻下來!&rdo;

次日,賢寶令何來勁率軍一萬到關前挑戰。敵人閉門不出。何來勁便令士卒架起雲梯攻關城。倭軍拼死頑抗,擂木、巨石、投槍、灰瓶、亂箭、滾糞如驟雨般打下。逆軍的雲梯一架架豎起,又一架架被掀倒,士卒死傷甚多,連主將何來勁的頭上都被潑了一瓢滾糞,滾糞粘在他臉上燙掉了他好大一塊皮……

賢寶在後陣見狀,只得鳴金收兵。

白天的失利,令小將征東也眉頭深鎖。他無法入睡,提了長槍,默默繞營散步,一邊想著克敵之計。

倭國的夜色和中土並無二至,同樣祥和寧靜,四野里蛙聲一片。征東抬頭眺望著東邊升起的一彎上弦月,心中默思道:&ldo;今天是四月初九,還有幾天又將月圓……不知此月能否照到中土?中土民眾是否還在遭受倭寇蹂躪?如果沒有這該死的戰爭,中土此時正是春江回暖、繁花似錦、冬麥收倉、夏糧播種之時,江南更是禾秧下插、魚歡燕舞、江花勝火……

大好河山如今卻在倭賊鐵蹄下戰慄、哭泣‐‐他真不明白倭人為什麼放著自己的國家不好好經營,非要跑到中土去干那殺人放火的勾當?如果倭人不侵華,大逆的兵戈又豈會指到此處?雖是正義戰爭,但在倭國老百姓心目中也難免落個&ldo;侵略&rdo;之名。畢竟任何地方的民眾對於外國軍隊踏入自己的國土都是心存芥蒂的。

一陣悠揚淒婉的簫樂聲忽然傳入了征東耳中……

此時夜色更靜,簫聲也格外清晰,只覺分外悠揚婉轉、如泣如訴,仿佛一位妙齡少女正在思念她的郎君。征東自小愛吹簫,對簫聲情有獨鍾,如今在這異國他鄉突聞這別致清雅的簫聲,怎不令他心潮起伏?

他不由自主便向著吹簫的地方走去……

第十卷 征戰東瀛(下)

第一百三十八章 魔音攝魂

他不由自主便向著吹簫的地方走去……

如此便走出了營寨,走向了東南方的山谷。

暮色愈濃,雖有一彎上弦月相照,其實也和伸手不見五指差不多。但征東自幼目力極佳,黑夜中視物如同白晝。

前行了二里許,便看見前面有一處高高的山崖,簫聲便是從崖上傳來,征東的身形一展,忽然如一隻巨鳥般凌空而起,眨眼間便到達了山崖頂端。

山崖頂端,淡淡的月光下,一位身材嬌好、一頭如瀑長發披垂在腰際的麗人背向他而立,清苑、悠揚的簫聲便是麗人所奏。麗人全神貫注地吹著簫,一點也沒有注意到站在她身後十幾步遠的征東。

征東也屏聲靜氣、如痴如醉地聽著這麗人吹奏,只覺得這簫聲比先前在山下時更加動人心弦,先時宛如潺潺小溪,蜿蜒流出繁花似錦、綠草如茵、風光旖旎的秀美山川,接著如一條碧波洶湧、風高浪急的大河正奔騰入海,其氣勢恢弘,令人震撼。到後來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