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3/5页)

情都留给了母亲

“排长,你听着啊,你一定要听着,不要睡!我们带你回家!带你回家!”

【春天我想你】

【小燕做窝衔春泥】

【小燕做窝衔春泥】

【你在远方守边疆】

【何时何日是归期】

【何时何日是归期】

【依呀尔哟哟依】

【妈妈呀妈妈】

讲到这里,网友们已经发表了属于自己的感慨。

“军人之所以被人尊重,不是因为军人两个字,而是军人担负的职责,即使和平年代,依然值得尊重。”

“这才是真汉子,真男人。共和国的军人,都是真汉子真男人!”

“永远的老兵!向所有为国贡献的老兵致敬!”

“向奉献过青春热血的老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有一种不屈的精神在里面,有一种博大的情怀在里面,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在里面,有一种顽强的意志在里面,有一种坚韧的毅力在里面……战胜敌人又战胜自己。在老山,四十年前炮火连天的地方,前辈失去了双腿,云淡风轻的讲述着属于他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尤其是那嘹亮的歌声,感染着我的心,入肺入脾,入骨入髓……向老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感到那个时代的力量,并没有逝去,它已经通过血脉继承到我们的灵魂中。”

“79年我们虽然没上前线参战,但请战书,决心书,血书都交了上去,每天的战报等随时传来。战友们你们还好吗?敬礼!”

0260 老兵,好兵

0260 老兵,好兵

对此之前,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王曙光。

对于他们,来讲,这就是一个过路人。

再仔细点的,会发现他没有双腿,安装有假肢。

鲜有人知道他背后的故事,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了近三十年,他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地活着。

鲜花、掌声、赞美,从未奢求过。

有谁会还记得,当年的《解放军报》曾专门为王曙光刊发了头版头条,其中写道:“大学生排长在前沿建功立业,失去双脚被抬下来的时候一路还唱着歌。”

王曙光被授予了一等战功,在准备战争时期永远得不到的荣誉。

王曙光回忆道:“在住院的那段时间里,社会上的,部队上的,荣誉证书、奖章,纷至沓来,挂满了墙头。还不时能够收到来信。那个时候我的心里特别复杂,整日整夜的睡不着觉。我在想,我是一个军人啊,没了两条腿,没有了扣动扳机的手指头,我还怎么去继续参加战斗?怎么去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

尽管还活着,但王曙光的心却死了,面对着残缺不全的身体,他陷入到了深深的消沉之中。

他无法去想象自己脱下军装还能干什么。

战斗英雄的背后总有辛酸且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那份悲伤的沉重的,由自己去扛。

“真正把我从消沉中拉回来的,让他下定决心重新站起来继续战斗的,是我的一个战友。就是在我被地雷炸到后一直哭着喊着让我保持清醒的那个小战士。”

“在我接受手术后的第五天,战场上,一发炮弹落在了他的脚边。十七岁,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七岁,永远永远留在了老山。”

说到伤心处的时候,王曙光已然泪流满面。

李永犬只有十七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为前线条件艰苦,营养一直都跟不上,体重只有一百一十多斤。

鉴于他的身体条件,班长安排主要负责运送弹药、食品、药品和信件等物资,后来又承担了从前线运伤员、烈士遗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