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页)
软肋是喜欢露脸,好出风头!她喜欢热闹,外出交际,尤其是能够在报上露露脸。因为经常在媒体上露脸,也是她工作业绩的一个标志。于是刘瑞旗亲自出马,与梅博士联络感情,他请梅博士到翠亨村喝酒,然后唱卡拉OK。梅博士完全放了开来,将外交官的恃才傲物丢在一边,玩得非常开心放松。不久刘瑞旗又将梅博士请到恒源祥店里来实地考察,并预先通知了当时上海《新闻报》的记者沈百祥,由他亲自执笔,写了稿、拍了照,并刊登在第二天的《新闻报》上。第二天,刘瑞旗让部下将这一天刊登梅博士视察恒源祥的报纸共10份送到梅卓林手中,梅博士非常高兴,于是便将恒源祥申请纯羊毛标志的信息正式报告了设在英国的国际羊毛局总部,并说了一大堆好话。刘瑞旗的公关自然是非常成功,但应该讲梅博士的目光也没有错:恒源祥发展到今天的巨大规模,实实在在给梅博士争了一口气,长了一回脸!这一年的5月12日,国际羊毛局在北京举办大型信息推介会,梅博士亲自从北京打电话给刘瑞旗,说是国际羊毛局已批准颁发给恒源祥纯羊毛标志,执照号码是400号。这也是全球绒线零售企业获得纯羊毛标志使用权的第一家,当时也是唯一的一家。梅博士特别幽默了一句:我们没有与商店签约的合同文本,我现在是在为恒源祥打工,为你们商店准备文本。这期间的工资要由你来支付……
有志者事竟成,刘瑞旗梦寐以求借助于国际资源为恒源祥服务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991年的9月28日,国际羊毛局全球市场总监舒马克先生以及梅卓林博士、常锦雄先生等一行亲自来到上海,来到刚刚完成装修完显得富丽堂皇的恒源祥,为恒源祥挂牌。刘瑞旗特意请了锣鼓队,管乐队,吹吹打打,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自然还有许多记者前来报道拍照。当时担任黄浦区常务副区长的胡炜也参加了这一隆重的庆典。遗憾的是当时南京东路还不是步行街,车水马龙,交通繁忙。上海人又喜欢看热闹,一看恒源祥披红挂彩,白鸽飞天,鼓乐齐鸣,众多的人挤将过来,将恒源祥挤得水泄不通,交通也堵塞了。急得胡炜连忙将刘瑞旗叫到身边:小刘,今天够热闹的了,你看路都堵了,快点结束吧!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尤其是电视广告的播放,恒源祥在上海已经有了很大的知名度。但是大家都晓得,绒线的主要市场是在外地,尤其是在北方。藕塘绒线厂的陈伯清至今还记得,1992年初,他和刘瑞旗以及厂里的供销员丁国勇等一行4人到福建参加全国针棉织品交易会的情景。当时并没有人邀请恒源祥,而是小丁探听到信息后,刘瑞旗拍板决定主动去参加的。刘瑞旗、陈伯清等4人每人扛了一箱绒线做样品坐火车从上海赶到福州。刘瑞旗是个“蒸笼头”,扛着几十斤重的箱子热得满头大汗。他们赶到交易会上自己租了一个小摊位,然后四处联络推销,这一场交易会外地客户预订了400吨绒线,刘瑞旗不要讲有多么高兴了!于是他当即拍板决定,不仅这样的交易会今后年年要参加,而且恒源祥要组织自己的市场推广会。
1992年底,寒气逼人,刘瑞旗将全体员工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大会。在会上,他以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决心对大家讲:“从明年起恒源祥商店只卖恒源祥绒线,不再卖其它牌子的绒线。如果恒源祥绒线卖不动,大家就没有饭吃。”他目光炯炯看着大家,大声发问:“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声音寥落,有气无力,三三两两,明显底气不足。刘瑞旗又看了大伙一眼,提高了声音,再次发问:“大家有没有信心?”“有!”这一次回答响亮多了,继而是一片掌声,整个会场已热气腾腾。不久刘瑞旗将恒源祥旗下所有的市场推销员、营销商们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针对大家提出的恒源祥绒线在全国经销困难重重的状况,刘瑞旗回答:“大家说的,我都明白,恒源祥是一个新品牌,新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