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雁塔和碑林 (第2/3页)

序、注解并手写的《孝经》石碑,因石碑完成后放于三层石台之上,被称为《石台孝经》。

石碑字体是隶书,一个字就像一幅画,看上去格外的雅致优美,看的曾凡都想有时间要好好学习书法了。

古代经书传承主要靠手工传抄,很容易造成记述混乱和笔误,为了防止经书传抄失误,于是有人发明了将经书刻石保存的办法,这就是石经。

石刻经书不仅可以长久保存文字,最主要的是可以方便的用纸张拓印,既省时又省力。

东汉熹平四年,汉灵帝采纳蔡邕等人之议,校正儒家书籍,耗时八年时间,将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种经书以汉隶书刻石,共二十万余字,刻成四十六块三米高、一米宽的石碑,存于洛阳太学,这是最早刊刻于碑石上的官定儒家经书。

可惜这些石经很快毁于战乱,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二年,官方又刊刻过正始石经,可惜同样毁于战乱。

唐文宗太和年间,在国子监郑覃、唐玄度的建议下,皇帝李昂下旨依汉代蔡邕故事镌石太学,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种经书。

,!

这些经书采用大青石雕刻而成,每块经石高约一点八米,面宽零点八米,通高约三米,共刻碑石一百一十四块,每石两面刻字,隶书标题,楷书正文,总计镌刻六十五万余字。

整套石经历时七年才制作完成,因为完成于开成二年,被称为《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刻成后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成为当时应试科举的必读之书,同时也是各地考生抄录校对的标准,相当于当时的科举标准教材。

后来长安城屡经战乱,整套石经多次迁移,直至宋代元佑二年设立碑林,整套石经才算在这里正式落户,《开成石经》和一同迁来的《石台孝经》共同构成了碑林的基础。

此后千年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多个朝代,碑林陆续收集了大量附近出土的石碑,墓志,还有文武官员,文人雅士,皇帝留下的各种表功、纪事石碑,才有了碑林博物馆现在的规模。

楚妍对参观这些石头没有太多兴趣,她知道曾凡感兴趣,也就耐着性子陪他一块块的去看,好在碑林游客不多,比较清静,当做散步休息也不错。

他们小学的时候都有书法课,颜真卿、柳公权都是着名的大书法家,被称为颜筋柳骨,这里也收集了颜真卿的代表作《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相比碑文内容,这两块碑的字体就显得更重要一些了。

不过经过石匠镌刻出来的字体,与书法家本人书写有多大差别,曾凡就感应不到了,他连最简单的毛笔字都写不好呢,里面需要的技巧现在也难以体会。

他们的戒指都有特殊的记录功能,曾凡自己也有全方位的感应能力,现在看不懂的也没什么,来过一次就能记录下来,以后随时可以翻出来看。

重要的大碑放入正室,两侧院墙上还镶嵌着很多尺许见方的墓志铭,墓志铭盖。

这些墙上镶嵌的墓志铭引起了曾凡的兴趣,墓志铭的墓主大多数都是北魏皇室贵族,还有他们的妻子儿女。

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后,施行汉化政策,与汉族世家联姻,皇室姓氏由拓跋改姓为元,这些墓主人大多为元姓,也有同时期汉族大臣墓志铭,包括他们娶的元姓公主郡主。

墓志铭的墓主有男有女,短短几十个、几百个字,就记述了一个人短暂的一生,有他们的出身和功业,透过墓志铭简单的信息,似乎也能体会到他们的不甘和遗憾。

已经看过不少文言古书,曾凡的古文功底还可以,把这些墓志铭的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