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4/4页)
亦云,这不过是皇家蒙蔽世人之说罢了。”
没错,程运根本不相信什么龙脉气运之说,什么得龙脉者得天下根本就是屁话。
在后来无神绝宫入侵中原时,先不说聂风曾拿着龙脉压制魔xìng,就连雄霸等很多人都拿到过龙脉,最后哪个成了天下之主?
而且聂风为了拯救天下人才入魔,也算是帮助了武林皇帝,而他不过是借来用用而已,可是武林皇帝还是下令通缉聂风,让人追捕他,其实武林皇帝不过是怕失去龙脉,威胁自己的地位,还说的冠冕堂皇,动不动就九州气运,典型是恶心的政客。
既然要改变结局,让雄霸获得胜利,程运就想鼓动雄霸,让其早点产生做皇帝的野心,使其势力大增。
“这……”
“心有多大,世界便有多大,若无盖世的雄心壮志,怎么长久万世不拔的丰功伟业,雄帮主好好想想。此值乱世,主择臣臣亦择主,如果帮主真的只想做一个江湖霸主,就请回吧,程某情愿老死于此。”
结果,雄霸又灰溜溜地离去,看着雄霸的背影,程运一阵冷笑,当年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得到重用,最后独掌蜀汉大权?一方面是他自己的才智,他使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帮助刘备取胜,又在后来的权力斗争中战胜了其他人,可是在程运看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三顾茅庐。
诸葛亮做足了姿态,吊足了刘备的胃口。他越是这样做,越显示出一副名士贤良的样子,越是吊胃口,刘备就越重视他,所以一进入刘备麾下,便可以拥有发挥的平台,如果不是三顾茅庐,一个新归附的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得到大权,在几次危险的境地中出谋划策,并且策略也得到深刻贯彻。
要知道任何势力中资历都很重要,想要得到尊重和信服,需要实实在在的成绩,可是新人往往需要话费大量的时间来等待机会,慢慢地做出成绩,而这个等待则会让新人错过很多好时机。
再后来,诸葛亮成为了军师,刘备成了一方诸侯,还是对他敬重有加,并不像一个君主对待臣子那样,为什么?遇到有人和诸葛亮产生分歧,刘备也会在心里上偏向诸葛亮,为什么?
这一切都是因为三顾茅庐,在刘备心里,诸葛亮便是盖世之才,是能够帮他成就霸业的人,是他辛辛苦苦请出来的,不能失去。这最后一个,辛辛苦苦请出来的才是重点。
诸葛亮算无遗策,人们会说刘备有识人之明,礼贤下士,乃是英明之主,如果诸葛亮错了,诸葛亮是个废物,别人就会说刘备是个睁眼瞎,辛辛苦苦三番两次就请出来这么一个玩意儿。
所以,只要诸葛亮有能力,有才能,刘备就会偏向他,就会让诸葛亮是对的。
如今程运之于雄霸也是如此,在雄霸心中“程云”可是他前半生霸业所在,绝对不能失去。程运越是吊着胃口,雄霸就越重视,越急迫,程运在雄霸心中的形象就越高深,越深刻,越重要。
雄霸回去还真的好好思索了程运的话,觉得十分有道理,既然要干,为什么不索xìng把皇帝拉下马,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不过让他立刻回去认错,雄霸也拉不下脸面,磨磨蹭蹭好久,又通了几次书信,一点点表明自己想法已经改变。
程运的回信中却并不相信,他提出了一个令雄霸很为难的要求。在程运的信中说道:“帮主说改变了主意,想要争夺那至高皇座,程某不知真假,既然如此,如果帮主真的改变了主意,帮主便不是一介江湖人,个人武力也并不是争夺皇位的必要条件,不知帮主肯否将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