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张家港毛纺总厂的厂长,说是总厂,其实也是一家村镇企业。秦发行复员后进了这家厂,先后做过保健工与车间主任,以后还担任了车间支部书记,在这里他学会了如何管理生产;而第三个人便是刘瑞旗,教会了他怎样发财……
。。
破茧 2(3)
1986年秦发行从张家港毛纺总厂出来,他将原有的纺织设备卖掉,买了600纺锭子,自己办了家绒线厂,就是环城绒线厂。开始为上海市的一个毛纺厂贴牌生产绒线,但是到了1990年大整顿,与原来一家厂的关系一下子断了,自己厂里一年生产出来的100来吨绒线成了无牌产品,销售碰到了极大的困难。秦发行利用种种关系,先将绒线送到北方一个城市,货发了出去,不久便退了回来;他再找一个关系,发到另一个城市,结果又退回来……倒贴了车费不算,销售一塌糊涂,秦发行自我解嘲,将环城厂生产的绒线叫“旅游毛线”。但厂里几十个工人要发工资,要活命,工厂面临倒闭的危险。走投无路之下,秦发行通过张家港纺织公司朋友的介绍,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到上海南京路恒源祥找到了刘瑞旗,时间是1992年的12月25日。
1993年的1月17日,刘瑞旗到张家港环城毛线厂考察,第二天就明确表态,让他将毛线样品送到恒源祥来检测,同时正式答应他加盟恒源祥。刘瑞旗仿佛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秦发行加盟恒源祥以后,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最高的一年即1996年生产绒线1200吨,盈利1200万元。是自己的家乡小河坝村效益最好的企业,在整个张家港市排名第7。秦发行变成了秦发财!
其实在秦发行的环城绒线厂加盟前,也是在江阴,恒源祥还曾有过一个加盟厂,加盟时间是1992年初。这个厂比初加盟的藕塘厂规模要大,它有2个车间,一个生产恒源祥细绒线,一个生产它自己的产品。刘瑞旗为1两1团的恒源祥细绒线特意设计了一个腰封,非常漂亮,上面是6只憨态可掬的小羊。但不久市场上出现了1两1团的“恒源祥细绒线”,腰封印的同样是憨态可掬的小羊,细细一数只有5只,更要命的是这种绒线的质量比套有6小羊腰封的绒线要差得多!刘瑞旗晓得碰到了“李鬼”,他派人仔细调查,一查竟查到了江阴的这个加盟厂。原来这个厂长过于精明,他看恒源祥绒线好销,便让另一个车间偷工减料也生产这种绒线。恒源祥有一个规矩,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它让自己的加盟生产多少产品就提供多少商标(包括腰封)。于是这位厂长自己印制了一批腰封,他“犹抱琵琶半遮面”偷偷将腰封中6只羊印成了5只。1993年4月,刘瑞旗正式通知这位厂长,停止供应其商标,要求他进行整改。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7月,刘瑞旗特意安排所有的加盟厂来到江阴,在这家厂里召开质量会议,希望他改弦更张,狠抓产品质量。但当时绒线好销,这位厂长没有将刘瑞旗的再三规劝、苦口婆心当一回事,而是执迷不悟,干脆将2个车间都生产5只羊的“李鬼”。刘瑞旗是一位很重情义的人,他念念不忘最早一块儿与他同甘共苦、下海闯荡市场的兄弟。8月初,他再一次赶到江阴,准备再给他一个机会,拉这位兄弟一把,结果扑了个空,两人通了电话,厂长说他人已在上海。刘瑞旗连夜赶回上海找到那位厂长,与他彻夜长谈,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产品质量是恒源祥的生命。但依然没有效果。于是8月中旬,刘瑞旗痛下决心,正式通知这位厂长,与他中止了加盟的关系,同时将该厂生产的细绒线等产品,全部转给了刚加盟恒源祥不久的毛二度。
1996年,恒源祥的绒线生产发展到了顶峰,各加盟厂大赚特赚,百元大钞要用点钞机来数。而这个厂的生产却一落千丈!这位厂长几次找到刘瑞旗,希望重返恒源祥,但伤透了心的刘瑞旗没有答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