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为上策。〃

张羡道:〃可是曹公正在官渡与袁军大战,他兵力远不及袁氏,还未知能否取胜,又岂有余暇南顾我等?而长沙离许昌千里之遥,中间又被刘表势力隔阻,就算曹公派人来援,远水又怎能解得了近渴呢?〃

桓阶想了想,已有说词,微微一笑,道:〃明公只知其一。我听说凡举事而不本于正义的,未有不失败的。故齐桓公率诸侯而尊周,晋文公逐叔带以纳王。今袁氏丧心病狂,与朝廷为抗,而刘表居然响应之,实是取祸之道也。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故我料袁绍必败。袁绍一败,曹公自然势强,那时旌麾所指,无所抗耳!我们并不一定要曹公出兵救援,只要获得朝廷敕令,则府君之抗刘表则名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心齐,那时零陵、桂阳、武陵三郡,自然会倾力来援。明公举四郡保三江以待曹公南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

。←虹←桥书←吧←

第2节:序章、长沙使者(2)

张羡大悟:〃伯绪之言,确是至理。桂阳等三郡之所以犹疑,只为久从刘表,淫威之下尚自心惧。我若得朝廷意旨,何惧赵范、刘度、金旋三人不来?〃

桓阶道:〃正是如此。刘表表面,一向对朝廷恭敬。他若知明公已获朝廷支持,必然会有三分顾虑。那时我们便可暂时与他言和,以守为攻,等候时机。〃

张羡下定决心:〃好,就这么办。〃令左右去请长史韩玄,速至郡守府中议事。自己和桓阶直接返回太守府。

不一刻韩玄奉令来到。他约有五十岁上下,个子很高,面目瘦削,唇薄如刀。见礼已毕,盘膝坐倒,道:〃未知太守召属下来,有何事吩咐?〃

张羡先慰问几句,问了几句城防情况。韩玄负责东、西、南三门的守备,当下将近日情况简要做了汇报,道:〃敌人现在虽然把长沙城围住,但他们的重兵,主要攻击的是城墙较矮的西门。不过因为主将蔡勋贪生怕死,每次只敢站在一箭之地外督战,士卒不肯尽死力,所以西门虽然墙薄城矮,暂时也可无忧。其他东、南二门因为有天然小河从城前绕过,攻击比较困难,所以这两方面的张允、蔡中二将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配合蔡勋,虚张声势而已。〃

张羡点点头,道:〃这都全仗长史用心。〃

韩玄脸现惭色,道:〃属下疏于武艺,不能为太守斩将立功,震慑强敌,实在有负太守殷望。〃

张羡知道他对两月前败在文聘枪下之事一直耿耿于怀,难以自宥,便道:〃此非长史之过,长史何必过于自责?〃

桓阶心想:〃时间紧迫,老说这些过去的事有什么用啊?〃他原来不是很瞧得起韩玄,认为他论文没有计谋,讲武废物一个,脾气还不小,性子还很傲,除了太守之外,对谁都板着个瘦脸,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不过现在大家共坐一条破船,正是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时候,就不能多挑剔了。韩玄毕竟还是有胆子,敢和刘表军拼命干,仅此一点,就比郡中大多数官吏强胜百倍。当下插口道:〃明公,还是把我们的想法先告诉韩大人吧?〃

张羡道:〃不错。韩大人,我和伯绪是这么想的。〃就把二人在城墙底下商量的办法告诉了韩玄。

韩玄听完,皱起双眉,抿紧嘴唇,低下头去。

桓阶道:〃韩大人,莫非你不甚赞成?〃

韩玄抬头,道:〃哦,桓大人,非是韩玄不赞成,只是有件事,不知二位大人想过没有?〃

张、桓二人互视一眼,道:〃何事?〃

韩玄瘦瘦的陀螺脸上忽然一红,停顿了一会儿,道:〃我韩玄只知道为太守和长沙百姓尽忠,国家大事,一概不明。太守和桓大人商量之事,属下自然无由置啄,但……〃脸上又是一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