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5页)

许多人,一去再也没能回来。

雕塑上年轻士兵衣衫的褴褛、装备的破旧是历史真实写照。

当年的川军将士,衣衫就是这样褴褛、装备就是这样破旧。

他们的步枪多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其威力打只土鸡、兔子什么的还能凑合,连手榴弹都是四川土造的麻花手榴弹,在当时的世人眼中就是根本不堪使用的劣质装备。

但这些生于乱世、许多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将士心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王亮真的不敢去想,不敢去想。

那座雕像,那为年轻的国民革命军人,是三百万川军将士的化身。

寄托着无数烈属的思念牵挂。

每年的清明节的时候,都会有无数的川人默默地把鲜花放在碑前,然后默默地离去。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风暴如约而至,这座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寄托了无数川人对亲人思念的铜像以国民党兵痞的罪名而被砸碎。

二十年后,铜像又被立了起来。

但当王亮再度走到铜像前瞻仰的时候,感觉上不一样了,变了。

《川军第一三四师在南翔战斗中》

王亮认得这本书的作者胡忆初,他是川军第20军第124师第805团团部少尉见习军官。

书中有一段是这样记载的:“我团的伤亡也很大。说来真是骇人听闻,深约两米的战壕,在战争开始时,人们还要站在踏脚坑上才看得出去,随后战壕逐渐被战士的血肉填满了,此时死尸堆集竟比战壕还高,活着的人是用先烈的血肉作掩体,继续打击敌人的……全团数千人参战最后只剩下一百五十名官兵,其中很多还是轻伤未离队的。”

王亮轻轻地抚摸着书中的每一行每一个字,透过文字,他能看到当时的那番惨状。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国歌,每一个人都会唱的国歌。

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只有这些当年参战过的老兵才清楚,这没有夸张,血肉真的能筑成长城。

0406 川人从未负国;今有难;国人亦不负川!

0406 川人从未负国,今有难,国人亦不负川!

【抗战时期川军建制及长官名录。】

【川军出川前,在成都少城公园举行出征誓师大会,全民同仇敌忾,各界人士前往鼓励欢送。图】

【“锄头给我,你拿枪去!”当年川省抗战宣传画。】

【用日本飞机残骸制作的戒指,赠予献金救国人。】

【四川人家家户户离不了的泡菜坛子,也烧制上了抗战到底的誓言,抗日川军瓷帽徽排列成的壮丁。】

【一位普通父亲送子参军的手谕: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嘱从军之子“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新华日报一九四五年十月八日社论,浓笔重墨感谢川军和四川人民在正面战场的伟大贡献。】

展馆内一件件藏品勾起了王亮的记忆,那是一个他熟悉的时代。

很多时候,他闭上眼睛,总是能够想起过去的那些人和事。

王亮是真的想再重新走一遭啊。

再和那些好兄弟们同仇敌忾,多杀几个日本鬼子。

对于当今的六零后,七零后,乃至八零后,总有一段特殊的记忆是另他们怀念一辈子的。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王亮也是一样。

川军抗战馆的参观已经进入尾声,在结尾处,抗日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