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2/5页)
在自己的战位上,直至倒下牺牲。
他的战位在哪?
始终位于最前方的274艇甲板上。
王亮不管那么多了,都说出来,说个痛快。
“冯政委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妻子在海军基地的幼儿园当老师。1974年的元旦刚过啊,他都跟妻子定好了要一起回老家过年。可是,他没有回来!他没回来啊!”
“组织上找到他的遗孀,问有什么需要,但他的妻子什么要求都没有提。后来,不少人想帮她再找一个,但都被烈士的妻子拒绝了。”
“她就用自己的那份工资抚育儿女、赡养两家的老人,日子自然过得清苦。零八年的时候,这位坚强的军嫂被全国妇联授予“优秀英模家属”称号。”
这些都是编造出来的吗?
不是。
都是真的,就发生在四十四年前。
如今,平常日子里,谁会记得他们?
或许,只有烈士的家人们,每年每月每日都会去想:“假若他凯旋归来,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那日子该过得多好啊,多么幸福啊。”
但是他们没有回来,外人永远也体会不到家人的那种痛。
人死,不可能复生啊。
没了,就是没了,永远也回不来了。
想想,当着这些烈士的遗孀的面,说:“中国海军不行,战斗力不行啊。唯一的一艘航母还是。。。。。。”
这话说出来,她们该多么寒心。
她们的丈夫、父亲,牺牲在了祖国的大海上,是光荣的海军,是共和国的海军,请善待她们吧。
“还有274猎潜艇的副艇长周锡通,粤省人,40年生人,60年参军,74年牺牲,时年三十四岁,共和国二等功臣。三十四岁,年轻的生命啊,大好的前途,他,也有老婆孩子。。。。。。”
“战斗中,周副艇长站在艇长身后舵房梯口上,全神贯注传达命令,敌舰一枚40毫米炮弹打中他的左前胸,穿透心脏从后胸穿出,血从后胸弹孔喷出五米多远,壮烈牺牲。”
五米,有多远?
你若记得,他便无悔。
这边是军装的分量。
“时年二十三岁的王再雄,389舰舱段兵。”
“因为体积最大,389舰成为敌人重点打击的目标,海战开始后没多久,全舰多处中弹。”
“凶猛的海水从后住舱涌入,身负重伤的舱段兵王再雄冲过烟火,迅速来到后住舱堵漏。由于军舰在高速运动,弹洞进水太猛,他拼尽全力也不能堵住,浓烈的硝烟将其呛晕过去,最后牺牲在堵漏岗位上。”
“共和国一等功臣。”
“王再雄的嗓子好,唱歌好听,经常给战友们唱歌。战后,严重损毁的389舰被拖回来了,为了避免沉没,抢滩搁浅到了一个岛上。后来又被拖回了广市,修复后重新服役。但389舰上再也听不到王再雄的歌声了。”
。。。。。。
杨松林,389舰扫雷电工班的班长,战斗中冒着枪林弹雨给在甲板上的炮位战友们运送炮弹。
敌人火力非常猛烈,一发炮弹直接击中了甲板上的杨松林,他的躯体被炸得四分五裂。
“到处都是杨松林烈士的肠子和肉啊,在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只找到了他的上身,其余部分则永远遗落在了西沙海域。”
“共和国一等功臣,时年二十五岁。”
“信息时代,科技如此发达,在互联网上,不难找到烈士们的照片。他们一个个青涩而又不失帅气的面孔,不输。。。。。。怎么就没有人把他们当偶像呢?怎么就没有人喜欢他们呢?是他们做得不够好吗?”王亮自言自语,念叨着,念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