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乔戈里峰 (第2/2页)
球版块的运动中,互相挤压隆起一道道山脊,尤其是五千万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南方的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版块碰撞挤压中,青藏高原逐渐向上隆起,形成了如今的世界屋脊地形。
绵延八百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山脉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也因此具备了复杂的山体构造,岩体以花岗岩、片麻岩、结晶板岩、千枚岩为主,南北两侧主要为石灰岩和云母板岩,既有海相碳酸岩,还有碎屑岩或侵入岩,还有大量的腕足类古生物化石。
曾凡不是过来研究地质的,感应脚下的山体构造,只是为了找一个足够结实的地方,掏出一个密封的实验场所出来。
在峰顶吹了半个多小时的冷风后,终于在位于脚下一万五千多米的地方找到一整片花岗岩山体,这片巨岩范围包括方圆几十公里,整体向下深出他的感应之外,应该是地底岩浆不知道多久之前挤进地壳层冷却形成,可能比整个青藏高原的历史都长。
选定了位置后,曾凡的感应能力展开,尝试用新领悟的技能开拓空间。
在蛮荒世界他对各种岩石的成分都有过深入钻研,花岗岩和玄武岩更是主要的研究目标,当初为了建那座房子没少操作,尽管不同地方的花岗岩成分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本质上都是硅酸盐为主的矿物集合体。
分析清楚一小块结晶成分和构造后,传送一大块对他来说似乎也不成问题,一个恶作剧的念头闪过,曾凡的身体在乔戈里峰顶飘了起来。
他脚下的峰顶最高处突然高了一截,凭空出现一块边长三米多的正方形巨石,山体下方深处的石头被他直接传送到了山顶,山体深处多了一个近三十立方米的空间。
这一块巨石近百吨重,压在山顶的冰雪层之上,曾凡忽然感觉这么做似乎不太稳妥,万一哪天下面五六米厚的冰雪层融化,这块大石头向下出溜那就麻烦了,虽说附近人迹罕至,万一被哪个倒霉的登山队遇上也不太好。
既然动手了,曾凡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继续从下面往上传送石头,都是同样边长三米多的正方体,直接将山顶的积雪层替换掉,连下面山尖上那些不平整的地方都削平,方便摆放巨石。
下面创造空间的同时,也在锻炼传送技术,近百吨的正方形巨石一块块摆放在削平的山顶。
最下面一层用八十一块巨石摆了个正方形底座,向上依次减少为六十四块,四十九块,三十六块,直到第九层的一块,一共用了二百八十五块巨石。
最上面一块没有用同样的正方体,他直接弄了一块底边六米多,高度六米多的四面三角形的四棱锥巨石放上去,这一块比下面的两块都要重很多。
九层巨石总高度三十多米,去掉原先六米多的冰雪厚度,直接将乔戈里峰高度提升了二十多米。
更主要的是他制造的这个山尖很难登上去,这里常年时速百公里的寒风,上去也站不住,曾凡很期待后续的登顶者看到这些巨石的表情。
以后他们只能在巨石脚下合个影返回了,不知道还算不算真正的登顶。
山顶上的事情做完了,曾凡的身影消失不见,下一刻出现在一万五千多米深的山体内部,传走那些巨石后,这里多出一个两三千平米的正方形大厅。
不过大厅高度没有山顶巨石塔那么高,最高处的尖顶距离地面也不过十米多,边上的墙壁高度只有六米,为了空间的安全,曾凡设计了尖顶结构,以后有时间他打算再做一层内部加固防止坍塌。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总算可以开始正式的实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