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已入魔道 (第2/2页)
焰熄灭,身形亦逐渐消散。
张天师对景佑帝曰:“陛下勿忧,那樊希怡已除,朝中再无妖邪。”景佑帝闻言大喜,重赏张天师,又命人将其厚葬于樊无双、樊希怡之墓旁。
自此之后,朝中再无樊希怡之影,亦无大臣再遭刺杀。景佑帝亦得安心治理朝政,国家逐渐强盛。
然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一日,景佑帝于御花园中散步,忽闻园中传来异响。他循声而去,只见一青年将军正立于园中,手持长剑,面露狰狞之色。
那青年将军不是别人,正是那昔日樊无双之子,名曰樊龙。他闻讯母亲被害,心中仇恨难消,故潜入宫中,欲找景佑帝报仇。
景佑帝见状大惊,急欲逃跑。然樊龙速度极快,一剑便刺向景佑帝。景佑帝躲闪不及,被一剑刺中胸膛,倒在地上。
樊龙欲再下杀手,忽闻外面传来喊杀之声。他心知宫中侍卫已至,不愿恋战,转身欲逃。然此时,张天师已闻讯赶来,手持法剑,挡住了樊龙之去路。
樊龙与张天师交战数次,不分胜负。然他心中仇恨难消,不愿与张天师纠缠,忽地使出樊家绝学“龙吟剑”,一剑向张天师劈去。
,!
张天师见状大惊,急挥剑抵挡。然那“龙吟剑”威力巨大,张天师竟被一剑劈成两半,倒在地上。
樊龙见状大喜,转身欲逃。然此时,李靖已率军赶到,将樊龙团团围住。樊龙虽勇猛无比,然终因寡不敌众,被李靖一剑刺中要害,倒地身亡。
自此之后,樊家之仇终得报。然朝中亦因此事而动荡不安,景佑帝亦因此事而大病不起。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急命人召来太子,欲将国家大事托付于他。
太子闻讯赶来,见父皇病重,心中悲痛不已。他跪在景佑帝床前,聆听父皇之遗言。
景佑帝对太子曰:“吾儿切记,治国之道在于用人。然用人之道又在于知人善任。吾儿当以此为鉴,莫让朝中再出现如樊无双、樊希怡之奸臣。”
太子闻言点头称是,心中暗自发誓定要治理好国家,不负父皇之期望。
景佑帝见太子已明其意,心中稍感安慰。他又命人取来一枚玉佩,交于太子手中,曰:“此玉佩乃我朝传世之宝,吾儿当妥善保管之。”
言罢,景佑帝头一歪,竟驾崩于床前。太子见状大哭不止,命人将其遗体妥善安葬。
自此之后,太子登基为帝,年号“永昌”。他深知治国之道在于用人,故广招贤才,以图重振朝纲。又命人加强边防,以防外敌入侵。
国家逐渐强盛起来,百姓安居乐业。然朝中仍有少数大臣心怀不轨,欲图谋反。然太子已非昔日之太子,他深知用人之道,故能识破奸臣之计,将其一一除去。
一日,朝中忽传警报。原来,一邻国欲图再次侵犯我国疆土。太子闻讯不惊,急召朝中大将商议对策。
大将们皆表示愿率军出征,保卫国家疆土不失。太子大喜,即命大将率军出征。
双方交战数月,各有胜负。然邻国兵马终非我国之敌,不一时,即被击溃。大将率军攻入邻国都城之中,将其国君擒获。
邻国国君跪地求饶,愿降服于我国。太子念其百姓无辜,故命大将将其国君放回,又与其签订盟约,永不相犯。
自此之后,国家再无外患之忧。太子又命人加强内政建设,发展农业、商业等产业。国家逐渐繁荣昌盛起来,百姓皆过上了安居乐业之生活。
然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一日,太子于宫中散步时,忽闻一阵琴声传来。他循声而去,只见一美貌女子正坐于宫中花园之中弹琴。
那女子名曰貂蝉,乃朝中…
:()冥九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