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眼神 (第1/2页)
关于秦国现存的几位天人的年纪,民间一直以来都很有说法。
范雎据说比故相百里奚小了足足五百岁,是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名副其实的老古董。
商君与太尉尉缭比起范雎又小了五百岁,都是生于两千年前,两人证道时间也极其相仿,都是在各自五百岁左右证道天人,不过不同于商君始终在朝堂上展露峥嵘,尉缭一直修行在外,名声不显。
那是一千五百年前,商君五百岁,因为独特的政治抱负和天人实力,已经在秦国朝堂之上聚拢了一大批拥趸,渐渐能和百里奚所代表的老一辈政治力量抗衡。
此时此刻,维护着秦国皇权的百里奚已经一千五百岁,与他同代的高手都已经渐渐凋零,而年富力强的商君与他政见相左,所开府建立的商君殿几乎在没有察觉之间就成为了秦国朝堂上的一座庞然大物。
为了避开和商君发生直接的冲突,百里奚放弃了在朝堂上与商君的针锋相对,而是试图拉拢秦国朝堂之外的力量来与商君形成抗衡。
彼时秦国还没有三千凡国计划,江湖力量虽然称不上强盛,但也远远不像今日这般衰弱,百里奚在诸多江湖宗门之中选中了一个叫天宗的门派,或者说,他选中了天宗当时一个年轻的传人。
那是才不过二十多岁的萧统。
萧统,恰好比商君又小了五百岁。
五百年后,萧统证道天人。
当时秦国上下素有传言,说五百年出一天人,就是说的百里奚、范雎、商君、萧统四人先后间隔五百岁。
萧统的成功证道,将本就是秦国大宗的天宗推向了秦国第一宗门的位置,甚至由于天人高手的出现,将整个秦国的江湖力量都向上推了一个台阶。
百里奚的目的由此达到。
五百年间,百里奚与商君虽然在朝堂上逐步地完成了权力的交接与过度,但萧统所代表的天宗也成为了秦国另一支拥有极大话语权的力量。
作为和平权力交接的条件,商君默许了百里奚与萧统的做法,表面上容忍了天宗的存在与壮大。
“表面上容忍,所以还是没有容忍”
陆玄蹲坐在案前,一只手支棱着下巴,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没有礼貌地插上了嘴。
萧统顿了一下,点了点头,又忽然轻叹了一声。
“我刚才说的这些,想来史书上都已记载,纵有少许出入,以你和范雎的关系,也必是清楚真相的。”
史书,是史官修的。
秦国的史官,都是范雎领导的太学院出品的。
陆玄对这段历史,当然都已经考证研究过许多遍了。
也正因如此,他才形成了许多自己的猜测。
难道真以为一语叫破萧统的身份,是随便叫叫的?
商君与百里奚以及天宗的蜜月期,其实维持了仅仅不到百年。
剧变发生的标志,是在故相百里奚战死咸阳城外。
至今为止,包括范雎,包括萧统,没有人说得清百里奚到底是被谁所杀,没有任何人有不在场的证据,世上每一位天人强者都可以是嫌疑人。
但百里奚死后,动作最多的人,是商君卫鞅。
他在百里奚死后的短短一年里,图穷匕见,慑服群雄,整合朝堂力量,甚至与范雎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最终于崤谷定下了秦国千年气运聚拢于咸阳的决策。
也就是三千凡国今日之局面的源头。
哪怕仅从史书上只言片语的描述,也能察觉到商君对于击杀百里奚,有着巨大的动机与嫌疑。
然而奇怪的是,作为百里奚传人的萧统,在这件事情上奇迹般地秉持了沉默。
甚至在商君彻底掌权之后,开始全面收缩了天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