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翻手为背 (第2/2页)

现实的因素,避免陷入道德困境和失去他人的信任。

以下是一些 “翻手为背” 的历史典故:

吕奉先反复无常:吕布在东汉末年是出了名的反复之人。他先跟随丁原,被董卓以利益诱惑后便杀了丁原转投董卓,认董卓为义父。后来又因王允的美人计和离间计,为了貂蝉与董卓反目,再次背叛并杀了董卓。此后,吕布在诸侯之间不断周旋,时而依附袁术,时而联合刘备,又时而与刘备为敌,其立场和行为不断变化,可谓是 “翻手为背” 的典型代表。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虽让他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利益,但最终也导致他众叛亲离,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张仪连横破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使得秦国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而张仪作为秦国的谋士,提出连横之策来对抗合纵。他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和谋略,游说各国与秦国结盟,不断地分化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例如,张仪曾欺骗楚怀王,答应割地六百里让楚国与齐国断交,结果事后只承认割地六里,使得楚怀王大怒,但又无可奈何。张仪的这种行为就是在外交策略上的 “翻手为背”,通过灵活的手段和变化的策略,为秦国打破了六国的合纵,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周时期,赵匡胤是后周的大将,深受后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和重用。然而,在柴荣去世后,幼子柴宗训继位,主少国疑。赵匡胤在率军出征抵御北汉和契丹联军的途中,在陈桥驿被部下拥立为帝,随后回师开封,逼迫柴宗训禅位,建立了宋朝。赵匡胤从后周的忠臣大将到推翻后周建立新朝,这种身份和行为的转变可以说是一种 “翻手为背”。不过,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对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曾国藩解散湘军: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依靠湘军立下了赫赫战功。湘军在战争中不断壮大,成为当时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之一,曾国藩也因此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军事实力。然而,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曾国藩深知湘军的强大已经引起了朝廷的猜忌和担忧。为了避免功高震主,也为了维护自己和家族的安全,曾国藩果断地决定解散湘军。这种从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到主动放弃的转变,体现了曾国藩在政治局势变化下的灵活应对和 “翻手为背” 的策略。这一举措不仅让曾国藩避免了与朝廷的冲突,也为他在朝廷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