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5页)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三十几年驾崩后,有宋真宗即位,宋真宗本事比那太祖差得远了,其时有北方辽国兵马入侵,大宋因以文治武,将不知兵,竟然不是那辽国对手。宋真宗被迫和那辽国签的“澶渊之盟”,与辽国兄弟相称,并赠送岁币与辽国。
中原百姓,自强而自信,自不是后世某朝那般“月亮是外国的圆”,北俱芦洲辽国不过是蛮夷罢了,如何也能与我堂堂神州以兄弟称之?因此百姓们深以为辱。
那被唤作君实的士子苦笑一声,劝道:“介甫兄,你地观点受法家王莽公的影响,王莽公昔日在西汉末年行那变法之事,出发点是好的,却是未得实际情况,过犹不及尔,你我今日奉命出山,可要徐徐行之。”
那狂生道:“君实兄,此言差矣,你师承儒家董仲舒公,讲求德化万物,然你可知那塞外辽国蛮夷,屡教不改,定要以铁血镇之方可!”
两人观点不一,又都喝了点酒,此刻竟然将这酒寮当成那三仙岛,扯开嗓子辩论起来,一时间唾沫横飞,话语激昂。酒寮中其它一众人等也是关心时局之人,见两人讲得字字珠玑,一针见血,于是纷纷前来观摩战况。
白素贞听得这两人乃是从三山岛上出来,只会心一笑,知道这两人和自己份出一脉,乃是玄木岛弟子,听两人师承来历,算起来还是自己的晚辈。
这两人可是大有来头,乃是玄木岛亲传一脉。那儒家弟子名为司马光,字君实,乃是儒家三代弟子之首董仲舒的得意门生;而那法家弟子名王安石,字介甫,乃是那法家二代门人之首商鞅的再传弟子,尽得商鞅真传,而又对那西汉末年王莽新政颇有研究。
西汉年间,董仲舒进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引起了法家弟子不满,于是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行法家新政,揭开了儒家两家朝堂之争的序幕,整得个两败俱伤。
后董仲舒被李松惩罚闭关千年,而王莽却是因为在地界沾染因果太大,已然身死。儒法两家之争便被李松如此强行压住千年。
玄木岛,李松眉头微皱,显然也是遇见了烦心的事儿,旁边的云霄见此情景,只开解道:“兄长,儒法两家之争地事情终有了结地一天,却也不必太过忧虑。”
李松摇摇头,苦笑道:“这天地三界,尽在道祖鸿钧天道之中,世上的事儿啊,终究是改得了一时,改不了一世。”
前些日子,云霄算得白素贞已经从华山出来,机缘将至,自然是满心欢喜,来与李松述说此事,两人正说间,有白石青芝童子来报,说是韩非已经出关,前来拜见李松。
第二一节 红线相牵
李松自是让童子领韩非晋见,却见韩非身后尚还领着一人,灰布长袍,面色刚毅。
韩非行礼后,此人上前道:“法家四代弟子王安石拜见祖师爷,拜见娘娘。”玄木门下,除二代弟子称呼云霄为师叔外,其余者皆以娘娘称呼。
这王安石也是历史上一鼎鼎有名之人,李松如何不知?王安石前来,李松便知晓了将有何事发生,千年前王莽篡汉,实行新法,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如今也如其祖师爷韩非一般,转世重生。
这儒法之争,乃是学术理念之争,不比世间那些罪孽,李松能以身上之大功德了结因果。即便李松能在玄木岛上一言堂,能让事态在控制范围之内,但又如何控制得住每个人心中的想法?
更何况这儒法两家之争乃是道祖鸿钧亲定,定要做过一场才可罢休。李松心中只暗叹了一口气,这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
几人才说间,有那孔宣前来。孔宣见得韩非与王安石二人,只笑道:“韩非师侄来得正好,我正欲与兄长商议地界法家一事。”
原来孔宣知道那辽国与大宋称兄道弟,实则已夺了大宋气运,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