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宋军大捷 金兵撤退 (第1/2页)

李文远的胜利在宋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各地的宋军将领纷纷前来请战,希望能够在李文远的指挥下,共同对抗金军。李文远深知,这次胜利只是暂时的,金军的主力并未被消灭,他们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因此,他决定利用这次胜利的余威,进一步巩固防线,并寻找机会对金军进行反击。

李文远首先下令整顿军纪,恢复宋军的士气。他亲自巡视各营,对士兵们进行激励,强调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重要性。他还下令对受伤的士兵进行妥善治疗,对阵亡士兵的家属进行抚恤,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稳定了军心。

在稳固防线方面,李文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命令士兵们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并在城外设置陷阱和障碍物。他还安排了专人负责侦查,随时掌握金军的动向。通过这些措施,宋军的防御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李文远深知,仅凭他手头的兵力,难以抵挡金军的全面进攻。因此,他决定联合各地的宋军,共同抗敌。他派人前往各地,与各地的宋军将领取得联系,商议共同作战的计划。

在李文远的号召下,各地的宋军纷纷响应。一些原本被金军压制的宋军小队也纷纷主动出击,骚扰金军的后方。金军的统帅完颜宗弼意识到宋军的联合行动,决定暂时停止进攻,重新调整战略。

李文远在与各地宋军将领商议后,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计划——智取金军的粮草。他知道,金军的铁骑虽然强大,但如果粮草不足,他们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李文远派出一支精锐小队,伪装成金军的运粮队,混入金军的粮草运输线。这支小队在途中多次与金军的巡逻队交锋,凭借出色的伪装和智谋,成功地将金军的粮草运输队引入了宋军的埋伏圈。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宋军成功地夺取了金军的粮草,并将其焚毁。

金军的粮草被焚毁后,完颜宗弼陷入了困境。他不得不下令减少士兵的口粮,这让金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宋军则趁机发动了一系列小规模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金军的实力。

金军的困境并没有持续太久,完颜宗弼很快调整了策略。他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继续进攻宋军的防线,另一路则绕道后方,试图切断宋军的粮草供应线。

然而,完颜宗弼的计划并没有得到金军内部所有将领的支持。一些将领认为,应该集中兵力,先攻破宋军的防线,再解决粮草问题。另一些将领则认为,应该先解决粮草问题,再发动进攻。金军内部的分歧让完颜宗弼的计划陷入了僵局。

李文远得知金军内部的分歧后,决定趁机发动反击。他命令宋军全线出击,对金军的两路军队同时发动进攻。宋军的进攻让金军措手不及,金军的两路军队在宋军的夹击下,陷入了混乱。

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宋军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金军的两路军队都被宋军击败,完颜宗弼被迫下令撤退。金军的撤退让宋军的防线得到了巩固,各地的宋军也纷纷收复失地,宋军的士气达到了顶点。

李文远在胜利后,下令对所有参与战斗的士兵进行表彰和奖励。他还亲自前往各地,慰问受伤的士兵和阵亡士兵的家属,这一系列举措让宋军的士气更加高涨。

李文远的胜利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一些原本对李文远持怀疑态度的官员,纷纷改变了态度,开始支持他的军事行动。然而,也有一些官员出于嫉妒和私利,开始在朝堂上对李文远进行攻击,试图削弱他的权力。

赵鼎作为李文远的支持者,坚决站在他这一边。他多次在朝堂上为李文远辩护,强调李文远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然而,朝堂上的风波并没有因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李文远得知朝堂上的风波后,心中十分忧虑。他知道,如果朝堂上的争斗继续下去,宋军的军事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