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黑暗里的光 (第2/3页)

个人一起往上走,脚步声惊动了隔壁的狗,又开始不停歇的狂吠,吵人的很。

谢同跟在她身后,低声问道:“你是不是很怕黑啊”

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的,杨安愣住,轻声回他“有一点儿”

谢同举着手机上的闪光灯往她前面照,好奇地问她“那你以前害怕的时候会怎么办”

以前吗?好像人的生活变好以后,很少会愿意去回想过去不开心的事。

她其实从小就很胆小,什么都害怕。任何可以让她产生联想的东西都会把这些恐惧加深。

以前舅妈家在村里住,房子是外公外婆在他们结婚时盖的,结构特别不合理,夏天闷热,冬天又容易往里跑风。

全是老式的平房,厕所还在院子外面,离猪窝就隔着一个挡板,一进去听到的就是猪的哼哼声,在夜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恐怖。

表哥们胆子大,整天出去疯跑,玩到天黑才回家,也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上厕所完全不需要人来陪。

可她不行,只要天一黑,她就不敢出去,除了外婆她并不敢要求别人陪着她。

一旦开口跟舅妈说这些,说不定要被笑话成什么样,到最后闹得人尽皆知,虽然知道大人只是在开玩笑,但是她的自尊心不需要自己被调笑奚落。

可外婆他们因为要在地里干活,回来就已经很晚,即便到了家也总是忙着做饭,干别的活计,她只能逮着空让外婆陪她去。

可也不能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一旦外婆催促,她就得立马起身。

这种焦急感,害怕被人等待的恐慌,从那时就一直横亘在她心里,等她上了学交了朋友后变得更加强烈。

小时候女孩子们上厕所都喜欢结伴去,课间休息时间短,只有十分钟,排完队就剩不了多少。

一旦上课铃响那些同学便会催她,她的心就会猛地一颤,着急的不行,到了后来也就不再让别人等。

那时候的小孩都爱计较,谁等的时间长,谁平时墨迹,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小称。

因为这个她还意外的收获了好多意想不到的友谊,大抵是由于她从不计较这些,既愿意等别人还从不催促,一旦时间来不及,还会让别人先走。

别人以为她是脾气好,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是因为她受够了这种随时被催赶的恐慌。

后来小学离开舅妈家,跑到城里寄宿在大姨那边,当时还是租的房子,都是快要拆迁的旧房子。

虽然有很多空余的房间,但因为太旧,租的人越来越少,放的时间久了后,木头也开始沤烂,到后面屋顶直接塌了下来,完全住不了人。

最后整个大院也只住了大姨一家,厕所在最里面,是那种露天的蹲坑,隔着一个院墙,后面是一个早就荒废的院子。

白天里并不太敢细看,到了晚上,在树叶的衬托下,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每次去上厕所,都好像做好了赴死的决心,脑海演练了上百遍。要是有鬼该怎么办?

常常一到晚上就不太敢喝水,尽量憋着不去上厕所,实在忍不住就在心里给自己加油,一鼓作气走进去。

上完厕所,常常是裤子都还没完全拽起来,抽绳也没有系好,就赶紧往回跑,但又不能跑的速度太快,蹦哒的那种,让人听出来你害怕。

快跑到门口时就要放慢脚步,拽好裤子,装作坦然的样子,不敢表现出自己的害怕,也不好意思麻烦大姨。

尽管很害怕,但就是那样的房子也住了两三年,无数次克服恐惧,又无数次害怕。

虽然现在她已经长这么大了,但好像还是没有什么长进,即便能做到,但还是会恐惧。

回想起这些,她好像又回到过去那个因为害怕不敢回头拼命忍着眼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