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弃暗投明(1) (第2/2页)
被放大。
地板也都是那种原生态的土砖石,因为没有用水泥抹过,所以只要一扫,就会荡起一层土,怎么也扫不干净,不禁让人想起施工队施工的场景,在家时她从来都不能穿校服,只能穿那身旧衣服,否则待一会儿衣服就能沾一身灰。
墙也因为年岁久远逐渐变形,这里凸出来一点,那边儿又裂几道纹,买东西赠送的挂历便被用来遮盖变形的墙。整个房间并不大,睁一只眼睛就能看完全貌,房东特意用一个大柜子将屋子隔成两间。但也因为柜子的遮挡,里面更显得昏暗。
一到冬天,就算生了火,屋子也总是很冷,即使是在北方,但家里并没有暖气,只能生炉子,是那种很笨重的黑铁炉,上面有好几个火圈儿,下面是一个抽屉样子的容器,用来存放煤渣,炉子本身就已经很沉,盛满煤渣往外倒时就更加沉了。
整个房间就靠一个炉子来取暖,所以通常要架起长长的煤筒。为避免烧炭中毒,就得经常清理煤筒,而刚买回来的煤筒一般是银色,干干净净甚至可以照出人影,可时间一久,煤筒就变得灰灰的,甚至生锈。掉下来的那些黑水,粘在衣服上不仅洗不掉还会腐蚀衣物。
每次杨安路过时,都特别害怕它会突然断裂,然后她整个人就会被煤水给侵蚀,所以她总会以最快的速度跑过去,而所有的饭都是在炉子上做,炒菜时就把铁锅架在炉子上,就连蒸大米也是把米放在一个小铝锅里,盖着盖子蒸,而锅底通常都会被火烧得黑黑的。
炉子上时常会放一个大茶壶,洗漱、做饭、饮用都用里面的水。多余的就灌到暖壶里。而茶壶也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内壁积着一层厚厚的碱垢,烧出来的水总是有涩味。所以她的印象里,饮水机、电饭锅、热水壶,这些在别人家看来常见的物品,在她心中总莫名有种难得的感觉。
当时家里的灯一直都是老式的那种拉绳灯,并不像别人家是直接按的开关,有时电闸不灵敏,手劲稍微大一点,灯线就会被拽开。一到这个时候杨安就会很害怕,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少不得被大人追着骂。
小时候上课,有一节是在讲改革开放后大家生活环境里的变,老师举例子问大家:“”现在同学家里肯定都用开关的电灯吧,没有人会用那种拉绳的吧,”所有小孩都在下面附和着。她也跟着滥竽充数,可内心还是慌张的很,哪怕没有人去过自己家,她还是感到心虚,生怕别人拆穿她的谎言。
但其实在那之前,她一直是喜欢那种拉绳的灯,即便会有扯断灯绳被大人骂的风险,可只要想到晚上天黑时,不用进门直接拽着拉绳就能开灯,还可以提前驱走在屋里乱窜的老鼠,简直不要太方便,但听到那么多人不喜欢这种老旧的灯,她自己瞬间也喜欢不起来了。
院子的灯因为是公用的,一旦坏了,就没有人主动去修,大家都拿着自己家的手电筒照亮,而厕所在院子最里面的角落,是露天的旱厕,特别特别简陋。
一到夏天,天气炎热,各种虫子都会涌上来,就在你的脚边爬来爬去特别恶心,你要不停地挪动位置,蚊子也多到让你心烦。上一次厕所,屁股、腿、脚、胳膊都能叮十几个包,从厕所出来,身上都带着一股味道,久久无法消散,所以常常不愿意让别的同学来家里玩儿。
直到高中搬进谢叔叔家里,生活条件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改善,以前她也去过别的同学家,她清晰地记得自己坐着电梯按下一个在她心里难以想象的楼层,那时她就像是误入大观园的刘姥姥,新奇、自卑又怅然。
而此时此刻她站在他家门口,仿佛时间又倒流回过去,她踟蹰不前,不知该如何自然地迈步,才能不让别人看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