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4/5页)
话,海盗们只嗑头不说话,不免会被看轻了,胡得海这老海盗不得不出来,也是给自己这个团体撑脸面的意思。
未来几年,北方海盗是扑腾不起来了,看来大家都要在这个张大人的锅里捞食吃了,所以不管怎样,装也得装出一副效忠的样子来。
不过此时此刻,听着押管人员的话,再看看不远处海边的盐池,这个心肝早硬透了,也不相信世上还有好人,在海上见惯了生离死别,已经没有寻常人类情感的海盗,一时间,竟然也是呆征住了。
或许,真的踏实留在浮山,将来也能如这些军户一样,过上几年安生日子呢?
“这个乱世哟……”
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胡得海也是转回头来,对着一群同样发呆的伙伴们沉声道:“都听着没有?还有歪心的,趁早收起来,咱们以后,就安心在这里落户安家吧。”
……
……
此后数日,张守仁和麾下武官们也是忙的脚不点地,用孙良栋的话来说,就是忙的“飞起来”。
刘景曜和大批的随员到浮山和各堡视察,同时检点死伤,抚慰死者家属,探视伤者等等,事情又多又烦,供应刘景曜一群大人先生也不是轻松的差事,这些杂务多半是落在钟显身上,这个脾气古怪但十分尽责的小吏带着一群自己亲自挑选,也是脾气各有千秋的部属,竭心尽力的办事,好歹是把差事给周全办了下来。
不过事后钟显可是又黑又瘦,说话都轻飘飘的没有力道,这也是叫张守仁知道,挑选吏才,成□□中的文职部门,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视伤(1)
第一百四十七章视伤
忙活到崇祯十一年六月二十一。
眼看就到月底,来自济南和登州方向的文武官员都已经有了去意。
这一次说是来视察海防工程,兼看浮山所练兵情形,原本只是虚应故事,大家打定了主意就是来喝几场酒,参加几次诗会,武官们是打定主意来着人来驼银子的……张守仁再不懂事,每个人总得有几十两银子下腰吧?
谁料想风起云涌,一场大热闹下来,各人都是亲眼看到浮山营的官兵在游击将军张守仁的率领下大杀海盗,那一夜杀的人头滚滚,斩首过千的功勋最少几十年没有在大明出现过了。
现在辽东战场动辄是几万人十几万人规模的大战,但明军斩首过百的记录都是寥寥无已,更不要说斩首过千了。
毛文龙那边倒是经常吹一下牛皮,不过用当时人公允的话来说,就是牵奴有余,杀奴则不足,人头数字里头真鞑子也少,多半是汉军来充数的多。
别处地方,杀流贼经常吹嘘大胜,什么伏尸数十里,河水因之断流的话经常出现在邸报上,不过实打实的斩首数字可是没见过一回。
再者说,流贼初起,都是些活不下去的农民,再残忍好杀的文官也不会放纵武将拼命杀人,否则的话,肯定会坏了自己的名声,白便宜了好杀的武将。
张守仁这里,杀的却是正经的海盗,首级已经全部清洗干净,用石灰封存,预备送到济南府勘验。
浮山这边,给济南和登州送文书的传骑是一匹接着一匹,扑腾的马蹄声从早响到晚,除了给山东的两个巡抚,还有山东都司,山东镇总兵官,还有给北京兵部和内阁的文书,当然,还有送到通政司,上奏给皇帝的奏折。
除此之外,就是官员们给各自的亲朋好友,还有朝中的政治关系或靠山写的私信。
送的文书之外,私信也是极多,这几天浮山可是开所以来从未有过的热闹,众多文武官员自己的亲随和马匹都不够用了,把浮山和方家集一带有马的人都雇佣了来,每天都是闹的人仰马翻,连即墨县都闻信赶了过来,每天跟在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