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5页)
半农耕,半商业,没有成文法保护私产,没有投资方向,赚了钱买地,所以中国晚明时的资本主义也是一个不成熟的怪胎,掺杂了太多杂质在里头。
亦官亦商的,更是多了去了。
眼前这位东主,年富力强,难得的还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对这样的人张守仁没有歧视的意思,以前他是弱势,现在他是强势,不过不管强弱,双方始终是友好合作,始终充满着一般大明武臣难得的契约精神。
就在不久之前,辽东东江的毛文龙还用假军票不给报销等很多办法,坑害了不少运送物品到东江皮岛的商人呢,可想而知,张守仁的这种品质,在这些商人眼中有多可贵,而山东这里的好几家大商行都愿和张守仁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这种相处时自然而然的平等态度,交易时的契约精神,都是极重要的原因。
“见过大人!”
一脸精明的秦东主身子不坏,身边跟着两个小奚奴想扶着他,却被一甩手甩开了,大步到张守仁跟前,揖身一礼,笑道:“相隔不久,大人似乎清减了不少?”
“没办法,最近练兵练的很凶。”
“有什么新消息没有?”
练兵练的凶,就是预备出兵,听着这话,在场的几个人脸色都不大好。有的商人无祖国,不过不代表所有商人都是一样,听说鞑虏入边,在场的一群商人,都是十分气愤。
秦东主的利丰行在北边没有什么大生意,他的主要生意就在山东,不过提起来时,仍然是十足关心,这也令得张守仁十分感慨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1)
第二百四十二章陌生人
“东虏的两路大军,应是有十万人左右。”
面对一群商人,解释起军国大事来,张守仁也没有丝毫的轻视表情。他从怀中掏出最新的邸抄,看了一看,又道:“现在全部聚集在通州,在前几天,奴军一部与高起潜部交战,将其击败了。”
“哎呀,怎么……”
“唉!”
在场的人,都是郁郁不欢。虽然明军对清军是向来输多赢少,几十年了,只有宁锦大捷传遍天下,其余的几场胜仗,声名不显,人也不大清楚。
毛文龙在东江时,虽然斩的多是汉军,甚至是普通的汉民,但好歹由宽甸一带经常主动出击,也打打野战。
自此人之后,明军就只能剩下守城了。
现在这光景,打输了是丝毫不稀奇,但人的惋惜和愤怒,也是丝毫不减。
“也不知道咱们官兵,什么时候能野战赢奴骑一场,难道真的是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老掌柜一把年纪了,此时却是一脸的忧心忡忡。
他们这一类人,消息灵通,对发生在北中国的历次清军入关的事情十分清楚明白,知道其中的详情和清军的凶残,听到明军战败的消息,自然也是十分的沮丧。
“满万不可敌,那他们怎么不攻破山海关进来?还是官兵主帅不得力,高起潜那个太监,能领什么兵?”
“唉,皇上怎么不派能打的大将领兵呢?我看,咱们国华就很好,要是他领兵,准定不能叫人占便宜去。”
“老掌柜莫急,”张守仁笑着打断了老掌柜的牢骚,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他笑着道:“卢督帅就是能打的么,高起潜败后,卢九老领着宣、大兵马,在广渠门一带与奴骑交战,斩首数十,算是小胜一场。”
“好,好!”
“听着还真提气,打的好呀。”
“卢九老不愧是督臣里头的头一份,真是厉害。”
“洪制台也不差,他的部下和孙抚台的部下,都是陕甘边军,说起来,也是精锐难当,听说皇上已经调他们入京勤王,要是这些兵马也赶到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