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1/5页)
。
城中一些景致,包括现在的德王宫在内,在后来就是山东巡抚衙门,大半建筑是保存下来了,还大明湖,趵突泉,于北地名城之中,添了几分秀气妩媚。
就算现在是冬季,沿湖而行,看水光潋滟,风景也颇不恶。
但这是原本的打算,现在却是没有这种心思了。
等耳畔传来呼唤声时,他才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放眼看去,见是一个风度翩翩,穿着锦袍的青年,当下便是笑道:“是朱兄。”
能与张守仁兄弟相称,平等相交的,济南城中也就是朱恩赏了。
两人翻身下马,朱恩赏脸上神色郁郁,不过还是强提精神,对着张守仁道:“相逢不如巧遇,自西门大捷以来,料想恭贺将军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下恭贺来迟,尚乞张兄勿怪啊。”
“你我是君子交,何必行此俗套呢。”
张守仁倒蛮喜欢这个宗室的,身上没有恶俗气,也不骄矜,温文儒雅又没有文人的酸气,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
当下便拉着朱恩赏,笑道:“辰光正好,同我去小饮两杯。”
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1)
朱恩赏虽满腹心事的样子,也是忍不住失笑道:“怎么你每次见我,都是酒鬼转世一样,听说你平时在营,可是滴酒不沾的。”
“废话!”
张守仁斜眼看他道:“居上位者,难道不以身作则么。只有遇到朱兄,才能略脱形迹啊。”
这么一说,朱恩赏忍不住哈哈大笑,摇头道:“喝酒的话,叫张兄说出来居然有股心酸的感觉,这也是人间奇事。”
说是这么说,不过他也知道张守仁所说的是事实,文武官员,不论上司还是平级,都是彼此勾心斗角,那个酒是没味道的,浮山众人,全部是属下,更不可能放开形迹了。
也就是朱恩赏这种闲散宗室,没有利益冲突,倒能做个朋友。
张守仁也是珍视这种感觉,叫内卫隔的远远的,不要跟的太紧,拉着朱恩赏大呼小叫的,就是进了一间外头摆着大酒缸子的小酒馆。
他是专门挑门脸一般的,进去的时候,三三两两酒客全是短装打扮,只有少数是长衫棉袄的客人,他和朱恩赏都是气宇不凡,不过好在这年头也没电视,座中人和酒馆老板都识不出来,两人中更加年轻的一位,就是垛一垛脚,济南城都得摇几摇的张守仁。
“就要猪头肉,半只肥板鸭,上等的黄牛肉也切二斤上来,花生米拍黄瓜……算了,拍黄瓜就不要了也罢。”
张守仁点菜说的口滑,差点儿把后世在小酒馆里必点的凉菜也叫出来,这个年头,这种时令,杀了这种小酒馆的老板也变不出黄瓜来啊。
“好勒,客官稍等。”
菜是现成的,大块的牛肉煮的雪花也似,肥瘦相间,十分爽滑可口,配上大酒缸里的地瓜烧,味道十足,劲力也是十足。
三杯酒下肚,张守仁才满足的叹一口气,对着朱恩赏笑道:“朱兄,看你的模样,似是强颜欢笑,怎么,有什么心事吗?”
“这个,倒是确实有的。”
“说来听听。”
“我先不说,倒要请教,你教流民们离开,劝他们不要再扛活卖力,我要请教,将来你离开济南,粥厂削减,他们将何以为生计?”
“适才朱兄在么?”
“是的,唉……”
朱恩赏的心事,自是因为刚刚的事了。适才河南人骂,山东人亦是骂,总之,提起明朝宗室,无外就是一声“一群猪”,众百姓仇恨的模样,真是恨不得立刻有人将宗室一扫而空才能高兴。
在平时,自然很难有这种公开的舆论叫朱恩赏听到,也就是在张守仁面前,众百姓才能这样没有顾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