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事情一下子闹大了。省委宣传部、省高教局要求学校采取切实措施,立即平息事态发展,决不允许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贺超然校长急了,赶忙找来大胡子,有一点十分明确,事情归事情,也一定会解决,决不能出现罢课的事。
“伟松同志,你是共产党员,又是学生会干部,一定要站稳立场,分清是非,决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次事情的性质是严重的,造成的影响也很坏,怎么能向党示威?向党提条件?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希望你能和校党委站在一起,检举揭发有问题的人,这对你将来的毕业分配大有好处。”
“贺校长,你把我放在了广大学生的对立面,这样一来,同学们还能信任我吗?”
“同学的信任只是一个形式,校党委的态度才是主要的,希望你牢记这一点,不要辜负党委对你的期望。特别是在目前这样的形势下,正是考验一个人的关键时刻,大风大浪最能分清大是大非,这是党性原则问题。”
“贺校长,校领导能否和学生面对面对话,大家把话摆在桌面上,开诚布公,所有的问题就全能解决了。其实说穿了,对食堂伙食有意见也不是大不了的事,采取措施改进就行了,何必闹得如此满城风雨,好像快要天坍地陷一样!”
“话不能这样说。”贺超然声色俱厉:“同志,你这是左派幼稚病!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有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借着这件事来反对党对大学的领导,这才是问题的主要症结。再说,你让校领导和他们对话,你把校领导看成什么了,什么事都可以讨价还价,和学生谈条件,那我们不成国民党了?你要注意五七年反右派的教训,那时的学生闹得比你们还要凶,结果呢,我不说你比我更清楚!况且,这次你们能跨进大学校门应属法外开恩了,校党委为了你们能继续学习动了多少脑筋,校舍不够,腾出仓库;经济有困难,开展勤工俭学。可你们倒好,感谢的话一句没有,到头来了个聚众闹事。”贺超然阴沉着脸,蔑视的目光在镜片后熠熠闪光。
谈话似乎有点不欢而散。
徐伟松把他和贺超然的谈话告诉了金成,金成有些诧异,贺校长怎能这样,这又不是“文革”时代,还搞政治讹诈。不过,他从贺超然的话中听出了明显的杀气。
徐伟松摇了摇头:“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我一位战友从北京写信告诉我,中央关于一些基本路线和政策的争论十分激烈,其中最关键的涉及到对老人家的评价,涉及到如何评价“文革”,评价“文革”中已经定案的人和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历史千万不能重演啊!”
金成对学校食堂早就怨气冲天,可他又特别不想乱,徐伟松的话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他觉得很有必要在校刊上写一篇文章,食堂风波只能就事论事,而不应涉及其他。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金成的《也谈泼菜风波》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在全校相继传开。学生们争相传阅这篇文章,认为文章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特别是文章中提出的清理食堂账务,成立由校方、学生、食堂人员组成的伙食委员会,定期公布食堂账目等主张,更是让学生们作为向校方提出的条件。这篇文章让贺超然火冒三丈,大骂分管宣传的副校长怎么竟然把这么重要的舆论阵地丢给了学生们,造成了目前如此被动的局面。校方紧急行动,立即收回刊物,同时连出三期特刊,强调维护校党委的绝对权威和作用,在显著位置重新刊登了几篇五七年反右时发表的文章,而且加了编者按。校方的用意十分明显,借历史的棍子打人。学校不妥协的态度给学生的激烈情绪火上浇油,同学中间已经悄悄传开,校方草拟了一个黑名单,准备开除一批挑头闹事的学生。
第二部分 第十六章(2)
肃穆庄严的大学校园里,大有“黑云压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