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部分 (第1/4页)

自然的出现在明天的报纸上……《朝鲜日报》是在爱惜羽毛,不敢赌,怪不得一个影评大部分都是张东健在那里絮絮叨叨说了十几遍‘可惜啊’之类的东西,他们自己记者的话几乎没有!”

“或许吧。”金钟铭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然后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朝鲜日报》关于自己电影的这个中规中矩的影评上。

在影评的最后一段的下面,一行小字赫然入目:

本报特派记者韩文洙在观影时两次更改了自己的文稿,希望藉此更深入的对这部电影进行剖析,此为第一次更改后的稿件,内有张东健先生的专访。明日,将放出第二稿,内有姜东元先生的专访。另有著名导演的专业影评,将于第三日放出。

敬请期待。

ps:还有书友群457160898,大家加一下。有人说,上一章没看懂,很简单,看章节标题就懂了。

话说最近写的好纠结,不是卡文,而是好忙好累,一天睡六个小时不到,感觉再这么下去会死的。

最后,号召一下,继续帮着鸡大投点月票,还有,有个叫小明的同学赠送了600份章节,没订阅的也领一下啊。(未完待续。)

第321章始料未及的隐忧

面对着外界激烈的争议和近乎两极化的评价金钟铭当然很在意,因为韩国人是盲从的,如果有权威出来说不好,那么说不定这些人就真的以为这是不好的。

但是怎么说呢?这种事情一来确实早有心理准备,二来金钟铭心里更明白,他着急也没有用,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稳坐在办公室里该忙什么忙什么呢。你比如7个年轻壮劳力摆在这里,如何分散着去宣传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如何跟院线那边扯皮,好让他们把更好一点的时间段给匀出来?呃,还有就是如何雇佣水军,让他们在各大高校论坛灌心灵鸡汤……

咳咳,总之,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金钟铭一件件去忙的。不过,真正让他能够稳坐钓鱼台的其实是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票房。

这个世界上,面对着一些复杂而又纷繁的局势,总有一些可以一锤定音的东西存在的。在中古时代,那就是战争的胜负,曹操和袁绍实力相差那么大,甚至他自己都想过投降,可是官渡一战之后什么都变了,什么都比不上一次真刀真枪的胜负来的要简单明了;而在如今的公司博弈中,那这个东西就是股权的变动,不管你是不是公司创始人,不管全公司上下对你如何服气,一招成了别人的打工仔那你也无可奈何;而在韩国,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决定它一切命运的东西就是票房了。

《海云台》的故事讲得那么烂、那么俗,但是一千万观影人次的票房摆在那里,那它自然就变成了‘韩国划时代的灾难大片’和‘代表着韩国良心的cg技术大作’。之前骂的狗血喷头的人分分钟回头扇自己嘴巴子。实际上。据说现如今各大电影公司都在上马着类似的跟风片子。准备好好的捞一笔,也不知道会不会赔的底裤都没了。而奉俊昊的《母亲》则是恰恰相反,这么好这么深刻的电影,最后呢?靠着境外的反馈才勉强拿下了两百多万的票房,勉强回本罢了。所以,这部电影也变成了‘高深’的代名词,而估计奉俊昊其实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电影沦落为少部分影评人用来装十三的工具的,但是他又能如何你?

所以。金钟铭是在等晚上的市场反馈,只要票房能压得住场子,那第二天除了三大报这样的硬茬子之外其余的小报小网的都会收敛起来,而如果一周后票房大势已定,那么强如三大报也要装孙子,这就是显示了。

考虑到票房都是联网的,那边一张票卖出去这边就能立即统计到,所以晚上票房一到金钟铭自然也就会跟着硬气了不少。而金钟铭对此也确实很有信心,他相信富有激情和热度,尤其是更富有逆反心理和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