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5页)
……
聂振邦要去苏联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育英学校,操场上,张旭打完了一场篮球,满头大汗从场上走了下来。旁边,自然有人递上了毛巾,一边擦拭。旁边,有人已经走到了张旭的耳边小声道:“旭少。今天传来的消息。聂振邦那小子,闲得蛋痛。准备去苏联了。说是给贫穷和饱受饥饿困扰的苏联人民解决生活问题。我看,这小子是疯了。自己往苏联人的枪口上撞,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
和跟班幸灾乐祸的表情不同,张旭一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愣了。半晌之后,张旭这才沉声道:“聂振邦,真男人。我张旭不如他。我不能这么混下去了。读大学,我是没指望了。我决定了。今年就参军去。”
楚南省
在宜阳偏僻的山区乡镇靠山乡。周乡长刚下班。一回到自己的宿舍,桌子上的电话已经响了起来,一接通,电话那头就说了起来:“辰少,出大事了。聂振邦那小子,发疯了。听说,他准备去苏联了。哈哈,这小子去送死了。恐怕,这就回不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磨练。周辰的心态也变化了许多。听到自己在京城的眼线传来的消息。周辰随即也哈哈大笑起来:“哈哈,连老天爷都帮我。只不过,太可惜了,这样的人,应该我亲自来解决。亲自踩下去才过瘾啊。”
聂振邦要去苏联的事情,一时之间,在京城里已经传遍了,关心的有。冷眼观望的也有。幸灾乐祸的更是不在少数。
可是,聂振邦都没有去管这些。和刘昆那次深谈之后,两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就等着出发了。
第45章 倒爷之路
倒爷,这个词汇。也就是最近才兴盛起来的。这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称呼。最早,在国内,最初的倒爷们也就是从乡下收一些土鸡蛋拿到城里换成粮票。
到后来,随着双轨制的制度盛行之后,渐渐的,成了缺什么倒什么。这就是投机倒把。在国内对这种行为进行打压之后,倒爷们将目光望向了北方苏联。
这时候,已经是87年的四月份了。东北的初春,积雪才刚刚开始消融,初春的寒意。华苏边境重镇。满州里。
此刻,满洲里火车站,站台上,几个身穿军服的人已经站在了门口。这个时代,军衔制的恢复,还处在探讨之中。真正要实施,还得等到年底的时候。
随着列车缓缓停下,聂振邦和刘昆,裹着厚实的大衣从车上走了下来,看到聂振邦,军人随即带着旁边的几个士兵迎了上来,一个标准的军礼,军人朗声道:“请问,是京城过来的聂振邦同志和刘昆同志么?”
旁边,刘昆已经咧嘴笑了起来,能够跟随聂振邦出来,脱离学校那个让刘昆感觉水深火热的地方。一路上,刘昆都是无比兴奋的。
听到军人严肃的询问,刘昆碰了聂振邦的肩膀一下:“三哥,得,咱们这一出京,成了同志了。”
在确定了刘昆作为合适人选之后,原本,聂振邦还准备找老爷子要一个精通俄语的翻译,没有想到,去刘家的时候,刘昆老头子却是刘昆精通俄语。这着实让聂振邦感觉意外。
不过,想想刘家老爷子当年也是留苏多年,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而且,像是聂振邦父辈这一代人,当年学习的外语就是俄语。刘昆能够说俄语就不足为奇了。
没有想到,在京城里这小子老老实实,一出来,倒是跳脱起来。聂振邦瞪了刘昆一眼,随即对着军人道:“军官同志,我是聂振邦,这位就是刘昆。你是奉天军区的吧?”
奉天军区
这是华夏七大军区之一。以当年的东野作为老底子而成立的。而东野的前身,老爷子却是担任政委的,虽然后来分兵之后,老爷子留在了中原地区。可是,关系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