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2/5页)

找到自己的身影。就连不少游客也是相当好奇,想要看看银杏村究竟是以何种样子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萧家也不例外,几十口人聚在大堂,紧紧地盯着大屏幕的等离子电视,想要看看央视记者拍摄的银杏村究竟和宣传广告中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终于等到节目播出,全家上下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镜头,而那些熟悉的景色出现让每个人心头酥麻,尤其是村民们接受采访的画面更是让所有人与有荣焉。

不得不说新闻专题的播出,是银杏村数百年来最高光的一刻,也让银杏村这个以前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为了全国民众心目中的一个明星!

…… ……

看过整个新闻专题报道之后,萧风也不得承认这个摄制组的水平相当不错,画面的拍摄相当精美,剪辑也很到位,基本上把银杏村和镜湖景区的优点都表现了出来!

尤其是专题对银杏村各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产业规划剖析得相当精准,和萧风本人的思路相当吻合。

不得不说,央视确实卧虎藏龙!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个名为‘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的专题报道一经播出,银杏村和‘镜湖牧场’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将会急速上升,越来越多的游客会涌入银杏村。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银杏村的重视程度也会水涨船高,使得‘镜湖景区’的分量越来越重。

不过,萧风也没有想到,这个报道的威力如此之大!(未完待续。)

【049章】 资源倾斜(求订阅!)

专题报道在央视上播出之后,萧风也是让工作人员适时地把视频片段上传到天涯论坛、镜湖景区的官网网站,也是引起了网民们的极大关注。

根据杨远航的介绍,节目播出之后,官网的浏览量提升了不止一倍,越来越多的网友在主页上留言,表示了愿意到银杏村游玩的意思。

随着春季的到来,银杏村也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央视的报道等于是在帮镜湖景区摇旗呐喊,这让萧风喜不自禁。毕竟,镜湖景区已经扔进去将近一个亿,若是再没有进账,那就太过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了。

为此,萧风特别提醒杨远航,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做好迎接大量游客的各种准备,尤其是在各种旅游线路的安全排查方面更是要用心。

而在此时,镜湖酒店的内外装修已经接近尾声,正在安装各种电器、灯光系统,预计能够在4月份投入使用。经过三个星期的试营业之后,镜湖酒店刚好能够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时间把握得刚刚好!

镜湖景区、牧场和农场的各项工作正在走入正轨,这让萧风身上的任务减轻了不少,不过接下来他还需要找到一个精干的职业经理人,负责筹建牛奶制品公司!

这一天,萧风正在电脑前查看猎头公司发过来的资料,筛选符合牛奶制品公司筹建要求的执行总裁,这可是关系到镜湖牧场的未来发展,马虎不得。

在萧风的规划中,镜湖牧场将会形成五万头奶牛、年产鲜奶四十万吨的规模,按照1:8的喷粉率,能够生产出五万吨高级奶粉,市价接近百亿!这样一个产值庞大的项目,可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够胜任的,萧风必须谨慎挑选。

不过猎头公司发过来的资料更多的是在纸面上的东西,回头萧风还得亲自面试一二才行。

就在这时候。手机响了,萧风拿过来一看,原来是姚州市委秘书长李云海。

“李叔,您好!”

由于李云海是老太爷的学生。和萧家的关系一向不错,萧风就和他叔侄相称,倒显得亲切一些。

央视的报道才播出两天,李云海的电话就过来了,想必效果还不错!

“小风。你小子弄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