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将原本三仙县通往临江市的老路给替换了。

陈光明记得这后世山坳村的杨梅可是远销全国,给这个不富裕的小村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原本过的挺艰难的山坳村却是也算是开始脱贫致富了,但是这样的记忆却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这山坳村最少还得穷十年啊。

“光明回来了啊。”村子里的人都是热情的招呼陈光明,或许这也是山村人家的乡土人情吧,这中间都是透着股热情。

“看来你在这里实习的还不错啊,这村子里的人都认识你啊。”方云钟和陈光明在马叔家坐下,走了这么远的路,两人也是有些口渴了,路上喝的那一碗水,此时早就已经化为汗水了。

“就这么一个小村子,村里进进出出的都认识。”陈光明应道。

“小村庄?山坳村可是不小了啊,一千多户人家,这样的村子整个县里也不多啊。”方云钟感慨了一句道。

“主要是这交通不方便,山坳村离县城比较远,平时村子里的人想去趟县城也难啊。”陈光明不无感慨,当时来到这里实习的时候,陈光明却是觉的这山坳村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是啊,要想富先修路,这交通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啊。”方云钟感叹了一句道。

“谁说不是呢,这县城的路通不到我们这里,我们想将大连山打通,直接通白洋镇,县城里又不肯,这样一来我们村子就只好被堵在这里了。”马叔手里端着两个大碗出来,听到陈光明两人的话,马叔忍不住说道。

这县和县之间的划分却是将原本好好的一个村子给堵在里面出也出不来,进又进不去,一边是距离太远不好修路,一边是另外一个县的辖区,不好通路,这最苦的却是这一村的村民。

第二十四章 以民为本

“怎么?有话要说?”两人回到县城,方云钟却是觉的陈光明有些欲言又止的感觉。

陈光明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道:“县里想解决山坳村的交通问题肯定有困难,为什么不先把大连山打通啊,这样山坳村也算是能够通到外面啊。”

方云钟看了看陈光明叹了口气道:“这县里的事情太复杂,特别是打通大连山牵扯到其它的县,这中间的困难……。”

方云叹了口气道:“哎,难啊。”

“为什么县里就不为老百姓考虑考虑呢,这山坳村放在三仙县就是一个什么也接触不到的小山村,如果能够划给白洋镇,其实对山坳村的老百姓来说应该能够比现在过的更好一些才是。”陈光明心里却是有些愤怒,这牢骚的话却是因为陈光明在山坳村呆了这么长时间,知道山坳村为什么这么穷。

“以民为本啊,这政治这条路上却不是简单的以民为本四个字就能够做好的,在这条政治道路上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你必须要先处理好这些方方面面的利益,然后让自己在这政治的漩涡中长立不倒,只有你自己不倒,只有你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你才能够考虑这以民为本四个字,而且这四个字永远都要落在你能够不在政治漩涡倒下这个大前提下。”方云钟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似乎又是在教导陈光明一些为官的道理。

“这样还能算是以民为本吗?”陈光明不禁嘟嚷了一句。

方云钟的脸上显出了一丝苦笑,轻轻的拍了拍陈光明的肩膀,不无感慨的道:“以民为本不是简单说说的,只有你身居高位,你才有权力让这些村民过的更好一些,如果你在官场上碌碌无为,那么你就算有这以民为本的心,似乎也没有能够与这四个字相寸的实力。”

“哦。”陈光明轻轻的点了点头。

方云钟笑了笑道:“你还年轻,这些事情可能还不懂,以后你会慢慢懂的。”

其实陈光明真的不懂吗?在秘书处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