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瞬琶亲钚枰�摹!�

对于识人,那更是刘备的强项了。他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对人才有着很深刻的认识。正是曹操看出了此点,才在与其煮酒论英雄之时说出“天下英雄,为使军与操而”。诸葛亮的能力的顶峰也就是丞相之才,关羽再如何英勇,也不过是君主手下一将耳。他们都不具有刘备这样大气的用人的风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是刘备与曹操孙权的最大不同。曹操孙权总是在考虑着臣子们是否对其真心,而刘备这样比他们文化程度低的领导却是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在战长板坡时,麋芳说赵云已投靠曹操,张飞立即大怒,要找赵云厮杀,刘备就当即表态,子龙绝对不是这样的人,在征讨东吴时,有人说老将黄忠投孙权去了,刘备立即说绝对不可能。这都说明了刘备是多么信任自己的属下。有哪个人才不愿意在象刘备这样信任自己的领导下开心地工作呢?对于识别人才的真实能力,那刘备更是高手了。他一眼就看穿了纸上谈兵的马谡是个夸大其词,不可大用的人。并在临终前特别叮嘱了诸葛亮,可惜孔明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刘备的建议,因为他一直认为马谡是个难得的人才,在考虑过刘备遗言后,还是派马谡前去镇守街亭,导致了关键之战的失败。在识人发面,诸葛亮的确比刘备差很多。对于自己属下的品性,才干,刘备这位最高领导是相当有底的。他在临终把阿斗选择托付给了“鞠躬尽瘁,死而后矣”的诸葛亮,是多么的具有战略眼光。哎,蒋经国却在临终之时把大业托付给了其认为“忠厚老实,没有野心”的李登辉,酿成了今日的###势力。这就是优秀政治家与平庸政治家的差距。

作为一个最高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识人,让最好的人才为自己服务。刘备就是具有这样素质的领导。政治本来就是世间最肮脏的东西,虚伪本来就是政治的近意词,我们不要再厌恶刘备所谓的虚伪了,只要他是爱护百姓,珍惜人才的好领导,我觉得他就是优秀的。 。 想看书来

方颐大口 碧眼紫髯 不一样的孙仲谋 不一样的守业者

在《三国演义》割据政权中,东吴相对来说是星光最暗淡的。文臣中既没有郭嘉这样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更没有孔明这样最高级别的相才了。首席文臣张昭至少在小说中不但没有出过一个象样的好点子,而且让人感觉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鲁肃虽向其主孙仲谋讲述过与孔明隆中对相差无几的政治局势分析,但人们对他的尊敬,更多的是其忠厚,诚实的人品。武将中虽干宁也有过带领百骑夜袭曹营的壮举,周泰更是在濡须之战中上演过赵子龙单枪匹马闯曹营的克隆版。但在读者心目中,此二君充其量最多也是魏延,曹洪这样的二线武将。至于潇洒风流倜傥才貌双全的周公谨,陆伯言,感觉就是缺少现在所说的明星气质吧,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孔明,曹操这些大人物的影子下。的确,东吴政权的文臣武将们是要比魏,蜀政权的人才闪烁出来的光芒要暗淡许多,但吴主孙仲谋绝对是个的杰出领袖,他可以说是历代守业者中做得最出色的皇帝。

有人说孙仲谋是幸运的,因其一登上权利之巅,就有父兄开创好的现成基业。很多人为他的哥哥孙策惋惜,甚至有人预言,要是小霸王不早夭的话,不但可能东吴的领土会更广大,说不定还有可能改写历史,一统江山。诚然,论攻城拔寨,开疆辟土,孙权根本无法与其兄孙策相提并论。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光有匹夫之勇是可笑的,孙策,不但勇武似楚霸王项羽,连暴躁,无谋的个性都继承了项羽的衣钵。大霸王都乌江自刎悲壮地失败了,小霸王能成功吗?开创基业,一统江山,政治家的自身的勇武是需要的,但不是主要的,善用人,有主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是政治家最需要的素质。在孙策时代,我们看到的做得最出色的是他自己,同样是周公谨,黄盖,张昭,周泰这些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