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4/4页)

强大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与众诸侯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但同样会面临被周围诸侯骚扰的风险,这条路不是不能走而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摆在关羽面前的第三条路是什么呢?那就是坚定不移的推进域内的改革,自己则尽量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域内的改革事业上,持续强力的推进下去,确保各项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凭借政治和外交以及必要的军事手段挑起众诸侯之间的争端,也就是说自己发展的同时,让周围的诸侯没的发展,这就需要做好合众之道,让众诸侯间战事不断没的发展,或者说影响发展,消耗他们的力量,这样一来自己在壮大的同时又消磨了对手的实力,等到自己彻底的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所有的对手在自己眼里都变得不堪一击了,而自己如果确定了这条路无疑就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三条路经过对比就可以看出第三条路才是自己要选择的正确道路,也就是说攻打曹操的事情是不成立的,之前的设想只能宣布作废,但对于曹操绝不可以让他养成气力,可以利用别人对曹操形成威慑妨碍他休整,要制衡曹操就只能利用二袁了,说实在的这二人本不是曹操的对手,但眼下却不得不选择,二袁联手南北夹击方能制衡曹操,到那时自己再派出一员上将从西面而出,那时曹操就坐卧不宁了,即便不能将他消灭也让他不得喘息,扼住了曹操,二袁同样不得休息这样就等于牵制住了一批力量。。。。。。。。。。。。。。。。。。。。。。。。。。。。。。。。。。。

关羽经过认真反复思虑决定走第三条路子,这也是他人生的又一个重要抉择,之前他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也面临很多抉择,但他都选对了路,可以说打拼的路上选择至关重要,如果路子没选好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所以一直以来关羽都非常重视选择。这是大方向,只有选好了路方能走向成功,关羽几次选择都走对了。这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这也是他的大智慧,是他作为一个领导人站位在高处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阅历经历得出的正确答案,在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上,他做出这个选择就是最好的回答。

作为一个现代人也有现代人的优势,这就是重生之后的二爷之所以能步步为营取得成功的关键。关羽决定继续推进改革,但眼下他需要解决几个棘手问题。哪些问题呢?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并州韩遂犯境的问题,本来关羽并不把韩遂之流放在眼里,但这个韩遂却很自不量力连续两次进犯骚扰,真是不咬人各应人。关羽这次再也不能忍了,他决心收拾收拾韩遂,给他狠狠教训一顿让他知道知道疼;第二个问题不应该说是问题,应该说是一件事情确切的说是一件喜事,什么喜事呢?那就是他即将迎接自己的第四任妻子过门了,这个妻子就是一代才女—蔡文姬!在西行调研的路上,蔡文姬对关羽以身相许,其实关羽对蔡文姬也是很喜欢的,不过他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而是将她与杨修撮合,希望蔡文姬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杨修出身名门又才华过人年轻有为。长相也是一表的人才,他们结合简直就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关羽也很看好这对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喜结连理,却不料蔡文姬对杨修不“感冒”,却对他关羽一往情深情有独钟。没办法感情的事情不能强求,如果贸然将他们二人结合。那也只会以悲剧收场,蔡文姬一样不能幸福,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