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的烟才慢慢的变成一缕缕。
风夜在家门口看了几次,才提着油灯下坡去,用早就准备好的石块和着泥巴封起烟囱,再把窑门和矮洞门的封墙糊上一层泥巴,防止空气漏进去。弄妥当之后风夜又检查了一遍情况,才放心的回家了。
又过了两天,风夜才去打开炭窑的封门。那炭看起来烧得还不错,除了颜色之外,一整条的依稀还是树木的样子,风夜从树皮还可以分辨出是哪种树。
他把炭小心的取出来,一根根整齐的放进竹筐里,这是风夜刚决定烧炭时就请张木匠做的专门用来装炭的框。一窑子的炭除了刚开始那些还好,到了接近烟囱和通火口的那块的就有很多已经炭不成炭了,本来粗粗的一根炭条,外面一层全部成了灰只剩下芯里的一点,炭质还很疏松。这应该就是李长生所说的“霉炭”了,是由于填柴和封口的时候做的不好导致太多空气进去的关系。这种霉炭不经烧,很快就会成灰的。看来他的技术还是不过关啊,整窑子炭都霉去了一小半了。还好,好的炭装起来还是有满满的两框的,加上一些碎炭,应该够他用过这个冬天了。
猫冬
天越来越冷了,接连好几天细雨下个不停,走到室外寒冷的北风刮得人脸生疼生疼。这种时候人人都在家里猫冬。
风夜更是把一天的活动量降到最少,每天赖床要赖到巳时(早上九点到十点)甚至午时,起来首先点燃起居室的炉火把屋里弄暖和,然后烧火做饭。饭一般是一天两顿一起做,起个小炭炉,架上火锅汤底,一天的伙食就这样对付了。
风夜秋天养的那些小鸡现在已经基本长成了,除了中途死了两只,其他的都被他养得好好的。那群鸡其中就有十二只小母鸡,风夜每次去喂食的时候都期待着能捡到鸡蛋。现在他喂鸡都用煮熟的糟糠碎玉米粒拌剁碎的青菜或野菜,冬天鸡也懒得吃食,但是风夜指望着这些鸡过年加餐呢,所以他每天还是坚持着拿煮熟的食物去喂它们。
风夜家的菜园现在也颇具规模了,原来的几块地加上后来他陆续新开的地,满满的都种上了各种蔬菜,种的时候放了农家肥,所以这样的冷天他根本不需要追肥打理,只是那地上的草久不拔了也和菜长得一样壮。土豆地上早铺上了一层稻草防止冰雪冻伤,地窖里除了留种的大部分物品也被他搬出来放到厨房和储物室里了。
搬的时候风夜还发现那两个封起来的小坛子里居然是豆酱和樱桃酒,应该是他爷爷过世前自己做的。那樱桃酒已经可以喝了,酒的颜色是淡桃粉色,像撒了胭脂一样美丽,风夜尝了点,农家米酒的醇配上樱桃果的甜,又缓又清冽,很好喝。
无所事事的冬天让人无聊极了,风夜除了猫在家里,偶尔也去高大娘和张木匠家串串门,跟大伙一起烤火聊天。
一日午后,风夜吃过饭后觉得一个人实在是太闷了,就去了高大娘家,还没进院门,就听到一阵热闹的说话声,走进去,里面果然有很多人,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整个乱糟糟。仔细听,原来是在讨论赶集的事。
他刚进屋里,坐在门边的高二嫂子首先发现他,“风夜也来啦,快进来!大伙儿在说后天赶集的事儿呢,你去不去啊?”
自从风夜盖新房子之后村里人对他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在风夜的宣扬下,他自己给自己取的字“风夜”就在村里迅速叫开了,现在几乎没人叫他的大名“李同”了,原因就在于风夜说的“叫大名太生疏客气,还是喊我的字比较显亲切”,于是众人一致叫他风夜。
高大娘高高兴兴的招呼他:“风夜快进来,我们正说的热闹呢。就快到冬至了,我们都想去集上采买东西,冬至过去,腊日也快到了。你去不去?”
冬至啊,风夜对这些节日根本不熟悉,不过他也确实有许多东西要买了,储存的肉也没有,再不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