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部分 (第1/4页)

时间中,演员都已经签约完成,剧组也组建的差不多了,甚至已经租用好了场地,但是他依然觉得差了一些什么。

坦白的说,对于大众审美他一直都非常敏锐,可他现在有些吃不准的,是奥斯卡评审的口味,这些评委有时候会把奖给《泰坦尼克号》这种商业大片,有时候又会给《教父》这种小众题材,这些故事的脉络,人物都天差地别,让他抓不清楚准确的脉络。

而他夺取奥斯卡自信来源是,现在策划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电影,在史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大奖的伟大作品,并且是他完全能理解故事的内核几部奥斯卡影片之一。

这部电影表面上这描述的是一个印度少年中彩票的幸运故事,事实上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每个人的命运。

所有人在生活中都像是活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每个人都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学会,感受到了很多独一无二的技能与经历,只要你用心生活在每一天,人生总会有一个机会会出现在你面前,而当那个时候,我们每个人就像是站在答题台上的印度少年,需要不断解答难题,从而得到最后的奖金。

生活在“贫民窟”的我们,过去的每一天,都是在为了这一天获得“百万美金”而准备着,如果我们荒废了那些看似“毫无作用”的每一天,我们就会错失人生中最好的机会,只有那些用心体会生活的人,才会拿到最后“百万美金”,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是的,他完全掌握了这个故事一切想要说的,但是他总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有些不足,原版的导演丹尼·博伊尔拍得非常好,他根本没有提高的余地,而且当他面对这种富有巨大人性内核故事的时候,他首次有种无法突破原著的感觉。

在几年前,他曾经天真的以为所谓“电影艺术”很好拍,就是把这个故事说好,把人的情感表达出来,用自己的情感去引发观众们的共鸣,就像是他当年拍《色既是空》那样感觉,至于什么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这些的获奖电影。

与普通大众喜欢的电影唯一的差别就是,只不过是那些小众的电影精英喜欢的文艺范题材的不同,说白了,就是些无病呻吟的高级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罢了。

坦白地说,李小乐在内心深处其实是很看不起所谓的“艺术片”的……

第674章 第674场 崛起的可能

可随着李小乐对电影的理解越来越深,他开始觉得自己理解的“电影艺术”出现了偏差,那些艺术片好像真有些门道,他觉得那些得奖的冷门电影拍的真好,可是问题来了,他只是“感觉”上知道那部艺术电影好,但是却说不出来门道……

就像是这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他感觉自己肯定能照着原版一个一个镜头的拍出来,但是肯定不会超越丹尼·博伊尔,因为他能感受到原版电影中有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氛围,就是那种莫名的氛围,让他感觉自己的不足,他的电影语言中像是缺少了某些东西……

他首次感觉到了,自己的导演能力到达了一个极限,再想往上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他挡在下面,简单的说,他遇到了导演的瓶颈期……

想明白这点,李小乐也清楚了问题所在,他现在很需要一位“艺术指导”,他需要的是有一个阅历与电影感悟比他丰富得多的人来指导他,让他跨越这这个瓶颈。

而他第一反应就是找到了老查理,希望这位友善的英国老绅士能担任他的艺术指导,让他意外的是,老查理竟然拒绝了他,理由是:“李,全英国最好的艺术指导确实就在戏剧理事会,但是却不是我,而是弗雷德,对于电影艺术一切,这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

那个每天板着脸,像是每个人欠他一百万英镑的古板英国老头?李小乐光是想想就觉得有些头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