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攻豫章之策 (第1/2页)

“另外,我曾听闻孙静长子孙暠,现任会稽郡乌程县令,驻军万余于乌程,此人一向狂妄自大,对孙策早就很不满,只是孙策勇猛,他不敢有所动作,如今孙策死了,孙权继其位,他必蠢蠢欲动。”

“子敬之言有理!”陈飚沉吟了一下,觉得这等离间之计,能成就成,就算不成,也无关紧要。只是,要让谁去做这事呢?

“主公不必忧虑,此事交给我便是。”诸葛瑾突然自荐:“我刚投主公,江东之人未必知道,我以游历江东之名,前往江东,亦方便行事。”

陈飚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此等离间之计有些下作,子瑜乃名士,日后此事传出,则有污其名。”

诸葛瑾听了陈飚的话,心中着急起来:“主公,权谋之道,当无不用尽其极,主公不可迂腐。我……我愿去江东,必达成此事。”

陈飚当然不是看不起这种离间之计,他只是认为这计策起到的作用其实很有限。历史上,孙权继承基业,这两个人也确实折腾了点小风波,但仅此而已,孙权还是顺利继位。他倒是觉得诸葛瑾有些急于表现自己。

“好吧!那你就去吧,议事完之后你便启程。记住,到了江东之地,要注意保护自己,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要务,我找些几个武艺高强的士兵保护你。”诸葛瑾如此自荐,他要是不答应,就伤了诸葛瑾的自尊。

“谢主公,士兵就不必了,我独自一人前去,才不会惹人怀疑。”

陈飚想了想,觉得有理,便点了点头。

“孙权年纪虽轻,但只要有三个人支持他,他这江东之主的位置就稳了。”陈飚接着说:“第一个人便是孙静,孙静他长子有点狂妄,但他自己是个谦逊之人,此前他一直支持孙策,所以我认为他肯定仍会支持孙策的最后决定,拥立孙权。有了他的支持,江东孙氏大多数人都会拥护孙权。”

“第二个人便是张昭,张昭虽是徐州人,但早年就去江东之地,久居江东,并跟孙策已久,深得孙策信任。此人才能非凡,谋略过人,弱点是性格偏软。他或许会更认同孙翊,但他唯孙策是从,只要孙策把基业交给孙权,他也必会支持孙权。”

“第三个人便是周公瑾,周公瑾与孙策自幼相交,感情深厚,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他自然会按孙策的遗愿,支持孙权。”

周瑜明明是敌人,但一直以来,陈飚也是叫周瑜的字。讲到周瑜的时候,他停了一下。

“与其离间孙翊和孙暠,我倒觉得周公瑾更值得离间。”

“离间公瑾?”鲁肃显然反对这点:“我与公瑾一见如故,我知其为人,乃忠义之人,不会背叛孙家,更何况他与孙策乃莫逆之交。”

陈飚不理会鲁肃,接着说:“自上次退兵之后,孙策便回吴郡主持大事,周公瑾留在了柴桑,但因江东与荆州闹翻,他屯兵于巴丘一带,在那训练水军。试想,孙策死了,总要发丧,公瑾会不会去吴郡奔丧呢?”

三国时代的地名真是绕晕人,陈飚记得历史上,赤壁之战后周瑜驻守的巴丘是在湖南岳阳。如今周瑜也驻在巴丘,然而此巴丘非彼巴丘,明明是同样的两个字,却不是同一个地方。现在这个巴丘实际是在豫章郡新淦县,在21世纪这里的名字应该叫巴邱。

“不错,以周瑜与孙策的关系,他必定会回吴郡奔丧,如此豫章空虚,我们可以夺了豫章。”诸葛瑾脑子快,嘴也快。在场诸人也一下子明白陈飚的想法。

早在几个月前,陈飚就想着,如果孙策如历史上那样死了,他该如何应对。想来想去,唯有夺取豫章。孙策占领的四郡中,丹阳、吴、会稽三郡人口集中于江南靠江的位置,距离较近,可相互掩护,攻其一,其他二郡必会支援。再者,孙策死后,江东必将重兵陈于长江南岸,他连过江都做不到。唯有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