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周瑜的应对 (第1/2页)
孙策回吴郡,是他给孙策的建议,目的是让孙策亲自去稳固后方,收拾战败后的残局,避免因战败造成的人心涣散。哪料,孙策突然去世,打乱了他的计划。为安全起见,他又不得不冒险提兵回吴郡,才置豫章于危险的境地。
他做了重重安排,才离开柴桑,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他仍是棋败一着。结果把豫章给丢了。
周瑜跪倒在孙权面前:“主公,因属下一时之失,竟使我江东失去豫章,真乃罪该万死啊!”他伏着到地上,怆然泪下:“伯符,想不到你一走,江东竟到如此地步!我无能啊!”
孙权心中又悲又气,连忙上前扶起周瑜:“仲兄,不必如此,豫章之失,非你之过,此乃陈飚太狡猾。”
这倒不是孙权心里不怪周瑜,他知道周瑜在军中的地位,非他人能比。丢失豫章,是周瑜回吴郡造成的,可他又不能不回吴郡。
孙权只好反过来安慰周瑜:“如今豫章已丢,江东基业岌岌可危,仲兄当振作起来,保住我江东基业,否则大兄和仲兄数年所得毁于一旦。”
周瑜听了,猛然醒悟,这可不是伤心的时候。他连忙擦干眼泪:“主公说得对,丢了豫章,属下已对不起伯符了,属下一定要保住江东基业,不辜负伯符之心。”
他的脑袋迅速运转起来,豫章一丢,江东只剩下三郡,且战败后未能及时恢复。如此一来,面对陈飚,只能转攻为守了。
“豫章丢失,我军兵力大减,总兵力恐怕只有五万左右了,这兵力和陈飚相当,但连连战败,我军士兵低落,也只能固定阵地。”
“陈飚的兵力集中于豫章及庐江之地,江夏与合肥以守为主。而能主动攻击我们的,也唯有豫章和庐江。”
“陈飚水军被我军击败,短期内无法恢复,所以他从水路进军的可能性不大。”
“若其走陆路,从豫章柴桑出兵,经丹阳之地,攻秣陵,这路途可不近,有一千里以上,且要过山林沼地,极为凶险,陈飚多半会在柴桑到秣陵之间选一地,作为落脚点,然后驻兵于此,再进军秣陵。”
当初,周瑜和孙策从丹阳郡攻打豫章,也是采取了同样的作法,先在丹阳郡选择一落脚点,屯兵于此,时机成熟,再挥军而去。他自然也想到,陈飚也会采取类似的办法。
“那陈飚会选择哪里呢?”孙权随口问道。
“应该是宛陵。”当初孙策和周瑜就是驻扎宛陵,以宛陵为治所,后来平了江东四郡,才移治所到吴郡。
“宛陵距离秣陵约四百里,距离柴桑约八百里路,且宛陵距离皖城很近,仅三百多里,如果陈飚趁我军不备之时,以庐江之兵,悄然渡江,占据宛陵,则必会危及秣陵。”
“为今之计便是,我军先屯兵宛陵,驻水军于与宛陵相连的芜湖,在水路上防止陈飚突然趁机率军渡江,二则在陆路上,阻止陈飚从豫章出兵攻打秣陵。”
周瑜常年在这长江两岸率兵打仗,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三言两语便把当前形势分析了个清清楚楚。
“此次,属下当亲自镇守宛陵,以阻庐江之军,保江东三郡的安全。”
“那兵力上如何配置?”孙权又问。
“宛陵驻军两万足矣,其中五千水军,一万五步兵,秣陵以一万水军驻守,防止陈飚大军登岸即可。余下军队留在曲阿、吴县周边,拱卫周边,以防后方出乱子。如此,当能万无一失。”
“那将领方面怎么安排?”
“属下与公覆、义公率军而去宛陵,至于秣陵……”周瑜有些犹豫,孙策打仗,向来自己带兵,将领后面跟着,如今他发现手下没有能单独带兵的将领。
他想了一下,驻守秣陵,应以稳为主,就选个老将:“主公,程德谋,老成持重,乃孙家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