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2/5页)
探,立即就看到一些文字。
玉简的年代比较久远了,又是残破的,上面的文字并不算清晰,柳道陵仔细辨认了一会,终于看清楚上面剩余的文字是:
“……………………………。
人谋永……晋…。登云……。阿毗达摩藏置之……荼毘……。凡金舍利…。明六……大磐……。灌顶………。”
啊?这是?这样就是永晋国登云山?
柳道陵哭笑不得,看来吴宇阳的水平实在是太低,看见有永有晋有登云就断章取义地认为是永晋国登云山。
想想也是,一个筑基八级修士才进入修仙界几天?就算他从娘胎里就学习古籍、典籍,又能达到什么水平呢?
这一点,他也不会去在意。
事实上,他现在真的是喜不自胜,同时,更多的却是惊讶。
因为,从这些断断续续的文字中,他看到了金舍利三个字,更看到了阿毗达摩藏几个字,那么,就能确认一点,他在六环谷得到的上品法宝金舍利与阿毗达摩藏有关。
而且,搞不好金舍利也是一条重要线索。
不过,不管线索是什么,都绝对不是在什么永晋国登云山。
柳道陵自由跟随父亲习文,家学渊源,后来更是博闻强记,以前,为了推敲芥子纳须弥手法,也学习过不少来自西大陆关于佛门方面的文字,所以,看到这些字,随意一想,就大约明白了一些字义。
如果一定要解释第一句话,应该是“人谋永福,天鉴在晋,跸登云霞”一类的意思,这几句话都是些客气话,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排字的阿毗达摩藏倒是明白得很,就是佛门三藏中的法藏一部,那么从字面上看来,就是说,这个法藏可能置于什么东西里面,这个东西又与“荼毘”有关,也就是说与僧人的火葬有关,但是佛教失传两万年,哪里去找到什么荼毘所遗址?伤脑筋啊。
金舍利呢,到底起什么作用?不能从字面上得到解释,后面的“明六”就不知道如何解释了。
最后的大磐和灌顶还是比较好解释的,也是这个残破玉简上最容易理解的一句,就是说,只要获得法藏,将如大磐鸣响,醍醐灌顶,让你成佛成仙一类的意思。
总的来说,这块残破玉简中还是记载了阿毗达摩藏有可能是藏在龙神大陆的一个荼毘所之中。
只是,龙神大陆如此广大,以往佛门留下的荼毘之所遗址多如牛毛,要到哪里去找这个荼毘所呢?
六百五十五章灭口
据他所知,龙神大陆的佛教,在全盛时期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仙来国西北方向一带,或许,到那里找到古老的荼毘所就能找到某些线索。
既然如此,说不得,还要尽快跑一趟仙来国才是正经八百的事啊。
当然了,他手中不是还有一块残破玉片么?说不定两块放在一起,就能有机会解开一定的谜团。
这些复杂的东西只是在他脑子里一转就结束了,他苦笑一声,把玉简递过去,满脸惭愧地说道:“吴师兄真是高看在下了,我一介散修,常常为生活所累,哪有时间学习这些东西啊?另外,玉简上面的字迹不清,好几个字我都不认识。实在是无法帮到吴师兄。”
“呵呵。没什么。”吴师兄收回玉简,忽然转换了话题,“对了,师弟前两天倒是风光啊。我听说你在松花镇赊欠到一大批材料。看来师弟的人脉不错。要不,你带我去看看,能不能买到便宜的东西?”
“哎呀。吴师兄是在下的接引人,如果能帮到忙,在下义不容辞。不知吴师兄打算购买什么?材料以外我倒是帮不到什么忙啊。”
吴宇阳大喜:“呵呵。周师弟果然直爽,我当然只对材料有兴趣。要不这样,我看你这时候也没有什么事,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