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 (第2/5页)
水土肥沃,出产的稻米也是出了名的香脆,常常会进贡到京城皇宫里给皇上吃,不过这都是以往的事了,如今的甘林镇别说种水稻,就连最耐旱的黑麦,也种不活几亩,
比连续三年旱灾更糟糕的,是连续四年的干旱,灾年米贵如珠,镇外路边的那些杨树皮,都已被剥光啃尽,
啃光树皮的,倒并不是甘林镇本地的人,甘林毕竟靠着汉水,尽管连年干旱,原本百余丈宽的大江变成了数丈宽的小溪,但终归还是有一点水可以用于浇田,种出一点点粮食糊口,可受旱的并非只有甘林,而是整个鄂境,并不是所有的府县地域都有河流经过的,
庄稼洠в惺粘桑�ㄒ坏幕蠲��溃�闶浅鲎撸�佣蹙橙ネ�ゾ常�艨孔殴俚赖母柿终蚰耸潜鼐��兀�且哉饧父鲈乱詠恚�蚰谡蛲猓�直呗飞希�娲�杉�扇焊�锏牧髅瘢�簿褪撬�牵�泄饬耸髌ぃ�
这些流民越來越多,已经足有数千人,他们拖家带口,随身却都洠в写�甘常�鼪'有银两,那些树皮和青草,也很快就要不够他们吃的了,
不过这世上既有吃不饱饭的饥民,亦会有吃香喝辣的富人,
“临江楼”是甘林镇上最大的酒楼,位于镇子中心的大街上,紧临着汉水,虽然如今的汉水,已经变成了一条小溪,风景大打折扣,但临江楼的生意却甚是红火,一点折扣也不打,
才刚到晌午时分,楼前的栓马桩上已系有二三十匹座骑,上下两层的酒楼厅堂内,各桌上的客人已是坐满了一大半,此处是官道必经之地,往來湖广和河南两省的客商一向都不少,而这临江楼本就是南北百里地界最大的酒楼,
坐在东首临窗四张八仙大桌前的二十多个客人最是豪阔,却一个个背刀挎剑,身着劲装,皆是江湖上的武人装扮,
为首的三条汉子,背上全都斜背着钢刀,刀身裹在青布中瞧看不见,只有刀柄露在外面,上面系有的金银丝线编成的飘坠,形状有若翎毛,甚是特别,
居中的一人四十來岁,青须白面,粗眉环眼,在他左右手的二人一个三十五六岁,一个则年纪更小些,虽无胡须,容貌却与青须汉子有些挂相,显然是三兄弟,
“凤翅帮”是鄂境蕲州一带的不算小的白道门派,门中传承的“五凤朝阳刀”亦是豫境武林中颇有名气的刀法,据说比湘境五虎镖局的“五虎断门刀”还厉害三分,而这三人正是“凤翅帮”的帮主关雄和他的两个弟弟关豪和关杰,江湖上人称“凤翅三英”,
坐在周围的四张八仙桌前,与关家兄弟一同吃酒的,全都是“凤翅帮”门下的帮众弟子,只有关雄对面的那一位中年人除外,
此人身材魁梧,即便坐着也足有六尺,比“凤翅三英”都要高上一头,一张古铜色的方脸,亦是洠в泻�耄�蠢饨欠置鳎�奈��洌�肫渌�说奈湔咦笆�煌���肀卟⑽扌���鳎�惶鬃乓患��谏�某づ郏�笮渲�侣冻鲆凰�笫郑�墙谕黄穑�聪匀皇峭饷殴Ψ蛄返郊�轮�螅�
在他的右手拇指上,却是套着一只寸许來宽,黑黝黝的钢制指环,
“罗汉拳”是江湖闻名的外门拳法,这黑袍壮汉便是豫境“罗汉门”的长老,名叫戚元浩,据说一式“挟山超海”已练至十成火候,人送外号“铁臂哪吒”,
比起“凤翅帮”來,“罗汉门”在豫境的势力则更大得多,不仅占有归德府和汝宁府的大部分地盘,还有一个极大的靠山,便是七大门派之首的“少林派”,“罗汉门”本就是“少林派”的旁支,掌门人“六省拳王”方长生,也曾是少林的俗家弟子,
是以尽管戚元浩大马金刀地坐在椅上,神情倨傲,身为“凤翅帮”帮主的关雄,对这位“罗汉门”长老仍是十分恭敬客气,他的两个兄弟也陪着笑脸,举起酒碗连连敬酒,
宴席十分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