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2页)

“放心吧,不会卖你的。”赵二郎轻声道,“清荷不懂事,一时糊涂,希望你不要记恨,毕竟是一家人。”

香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卖她了?

似乎是呢,因为屋里传出来赵清荷伤心的哭嚎声,杀猪一样。

赵家总算有个有良心的,香草勉强挤出一丝笑,“二哥,谢谢你。”

人都是自私的,说服疼闺女疼到骨子里周氏,恐怕不是个容易的事。

亲妹妹那样,赵二郎替她臊得慌,根本不能跟香草对视,端了剁好的野菜去喂鸡。

没法子,他也是没法子了。儿子和闺女,在母亲那里,他还是更重要一点。

人走了,香草脸拉的老长。完了,一次逃离赵家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

日子又恢复平静,如果忽略赵清河不时的摔摔打打。

渐渐的,香草去打猪草的时候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

甚至,有相熟的小丫头跑来逗她。

啥呀,她砸又成了赵二郎的媳妇?

这谁传的?

可,真是不是谣言。

冯氏,自打丈夫李木生打仗一去不回后,比先前还泼辣了,地里除草坐地头打歇的时候,拧了香草胳膊一把恶狠狠道,“二郎也不晓得瞧上你啥,讨你做媳妇。十两银子打水漂,成天惹的清荷要死要活。”

原来是真的。

香草惊讶的很,那古板寡言的少年,竟然能干出那样的事来。

肯定不是爱情啊,为了良心,为了免得她进火坑,搭上了自己个。

不得不说,还是有那么点感动的。

麻烦也来了,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再说话总有些别扭。

不过,没几天,赵二郎准备着动身去府城赶考了。家徒四壁没有盘缠,周氏的娘家哥嫂不肯借,里正倒是乐呵呵来了。

“二郎,你跟俺们家庆年相好,俺不能瞧着你耽误前程。银子俺借你,要是中了就用你举人老爷的名头顶八百亩地的赋税,要是不中,就到村塾上教书,都是十年,你瞧咋样?”

五两银子,十年卖身契,傻子都晓得不咋样。

香草从墙根底下听见了赵二郎讨价还价试图压下两年去,她就装着高兴的跑进去喊,“娘,二哥,俺二伯说他给二哥出路费,一会儿就把钱拿来。”

屋里几个人都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没等问,香草就蹭蹭跑了。两刻钟功夫,她跑回来,身后跟着李木石,真的送来了银子,六两,还有着富裕。

里正只能郁郁的走了。

“钱不用还,给香草的,往后你们对她好点就有了。”

李木石木纳的留了句话,扭头也走了。

赵家几口人加上冯氏娘几个,围着那银子,都跟做梦一样。

钱就是香草的,起初她交给二伯家做粉条,后来被大伯娘和恶奶奶给抢了方子卖了。这也提醒了她,让二伯出面,一个凉皮方子卖了二十两,其中的十五两成了她的私房钱。

一直藏了小两年。

大出血没有打水漂,丹桂飘香的季节,鞭炮齐鸣,官府送来了喜报,赵二郎乡试中了,李家沟出了第一个举人。

十年寒窗苦,一鸣惊人。

随之而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还是里正,不过他这回是笑脸的求上门来的。

八百亩地挂在赵二郎名下,他免交的赋税分一半给赵二郎,而且上赶着先给送来一车粮食和五十两银子。

香草算了算,那些顶多是一年的好处。她也终于知道了科举改变命运,赵家翻身了。

第二年的春闱并没有惊喜,落榜了。十七岁,中了才稀奇。

赵二郎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