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5页)

办完汇款,两人走出邮局,老王对牛晓东说:

“兄弟,我请你吃个饭吧?”

“不用了,为这点儿小事儿就吃饭,还不把你吃穷了?”

“我真心请你,你就不要推辞了。”

“是真的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们吃什么?”

“到了池袋,当然吃中餐了,你别瞧不起你哥,哥就不兴改善一下?”

池袋作为中国人聚集地,中餐馆很多,两人找了一家中餐馆,进去坐好,服务员拿来菜单。一个人的饮食口味,在孩童时期就固定下来了,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饮食习惯差距很大,食物的取材、烹制方法也有很大不同,这种差距随着人类走出非洲,在各个大陆上定居下来就开始产生了。中国人去欧美,一个礼拜不吃米饭就受不了,欧美人到中国,三天不吃面包就不行。从饮食上说,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差不太多。

“随便点。”老王指着菜谱说。

“真随便点?”

“嗯。”

“那我就不客气了!鱼香肉丝、红烧肉、再来一个炸茄盒,你看行不行?”

“行,再要个汤,服务员,快点儿上菜啊!对了,添饭加不加钱?”

“加钱。”

“别的饭店添饭不加钱,你家怎么加钱?”

“我给您多盛点儿行吗?”服务员说。

“那行,多盛点儿!我这兄弟饭量大。”

这种多要主食的行为只能发生在中餐馆。

“晓东,你书念得怎么样了?能跟得上吗?”老王问。

“唉,别提了,老师讲什么我也听不懂啊?老上火了,你看,我嘴角都起泡了。”

“上什么火?谁一开始就能听懂?时间长了就好了。”

“老王,不瞒你说,有时候我都不想念了。”

“你小子可别说这种话!爹妈送你出国容易吗?说不念就不念了?再难也要坚持,你看看我,想念还念不了呐!”

“实在太遭罪了。”

“男人活着就得遭罪,就得经得住天磨,没有苦哪儿来的甜?晓东,你还年轻,趁着年轻拼一拼,将来才不会后悔。就算不能在日本就职,拿个大学文凭,将来回国也能找个工作不是?”

“话虽这么说,就是太难了。”

“难什么?有红军长征难吗?不就是一开始语言不行,基础差一些,这都不算难事儿,不信你一年以后再回头看今天,坚持下去就好了!”

老王一番话让牛晓东增强了信心。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成就点儿事业,关键靠坚持。

福建人是中国人中很特殊的一群,当年最早下南洋的就是他们,一个壮劳力,说走就走,修铁路、淘金、炼锡、割橡胶,足迹从北美大陆到婆罗洲密林。相比之下,东北人恋家,舍不得离开老婆、孩子,也吃不了太多苦,仗着地大物博,夏天啃玉米,冬天有一缸酸菜就行。

吃完饭,两人分手,老王拎着公文包去餐馆打工。往家里汇款是老王最高兴的事,每次汇完款,心情都格外舒畅,所有的苦仿佛都随着汇款单一起寄走了。汇完款吃顿好的是老王一直以来的传统,今天恰好让牛晓东赶上了。老王打工的餐馆在秋叶原,老板是上海人,秋叶原是中国游客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有大大小小的电器店,小泉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丝毫没影响中国游客到秋叶原购物,这一点上,中国人和韩国人不同,韩国人不管你参不参拜,该不买就不买。

“来晚了啊!”老王迟到了,老板有些不高兴。

“对不起,老板,我下午见了个老乡,十多年没见面,说说话儿就忘了时间。”老王撒了个谎。

“赶快上工!”

“是!老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