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太守还能给我军留下五日粮草,此也仗主公恩情啊。”没有人会说孙坚自私,有了粮草就独吞远跑。而是因为孙坚真心要讨董,而盟军的行为却让孙坚不再信任,仅此而已。

孙坚突然离去,不仅陈林大吃一惊,盟军之中也是所料不及,盟主袁绍尤为震怒,要来就来,想走就走,全然不把自己这个盟主放眼里,袁绍就要率兵去追孙坚,被一众亲信劝下。其他的牧守人人心中都开始打算盘,结盟到现在两个多月,除了荥阳三县,连个屁都没有伤到董卓,就连荥阳三县,虽说是由陈林孙坚率先进驻的,但是谁都知道,这是董卓主动撤兵了,要不然就连这三县都不是那么好攻取的。

盟军心散,汜水关也不见得平静,胡轸虽说挡住了盟军的进攻,但是华雄死了,这总要给董卓一个交代的,于是胡轸只好急忙快马向董卓回报。胡轸这一回报,在洛阳又是轩然大波,就连董卓李儒都是震惊不已,以为汜水关的形势已经恶化到这种地步了,想不到关东盟军那么猛烈。董卓与李儒连夜研究,该怎么办。李儒:“主公,关东联军起兵,无非是嫉妒主公在洛阳的势力,儒斗胆假设,若是联军进入洛阳之后,必定不能像现在这般齐心合力。那时,关东联军之中必定会出现争斗,因为人人都想要洛阳,都想要皇宫里面那位,主公,不若我军退出洛阳,回守长安,主公又有西凉为后盾,待关东联军瓦解,再一举返回洛阳,那时断不会还有联军出现,只要没有联军,任何一家牧守都不是主公对手,天下,才是主公说了算。”

李儒的分析,董卓一直在静静的听,之所以没有打断,是因为董卓也感觉到了关东联军带来的危机,急切间董卓需要一个解决的方案。李儒说完,董卓又想了好久好久,才开口说道:“要走可以,皇帝一定要跟着走,但是迁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文优可先行做好准备,让天下人觉得迁都乃是大义使然,以减少迁都阻力。”

李儒知道,董卓还是没有能下决心离开洛阳这个繁华之地,李儒也理解,放在谁身上,谁都不舍得。于是李儒只好为可能的迁都做准备,不日洛阳街头便出现一首童谣: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第二十八章:桥瑁死

这一日兖州刺史刘岱与陈留太守张邈二人聚在一起商议,只听刘岱说:“如今我兖州与陈留都是断粮了,盟主又迟迟不发粮草,将之奈何啊?”张邈与冀州韩馥有交情,因此知道冀州已经不给盟军供养了,张邈:“如今盟军已经失去了冀州粮草供给了,南阳一地又是袁氏地盘,自然要先养着袁氏三人,袁氏三人的兵马就占了盟军一半之多。孙文台已走,颍川的粮草也多半被孙文台带走了,二十万盟军在我兖州、陈留地界胡闹两个月,如今兖州人人抱怨,陈留之民每日奔走他郡,不愿再在陈留受苦,如此以往如何是好啊。”

刘岱想起东郡桥瑁来,东郡乃是兖州一个大郡,但是桥瑁从来不服兖州这个刺史刘岱,两人颇有积怨,刘岱狠声说道:“东郡太守处近日攻城伤亡颇大,粮草定然剩下不少,不若问其要些,要是知趣给了粮草便罢,要是不给,哼。”张邈也知道刘岱与桥瑁的恩怨,并不出声。刘岱见张邈不说话,也不为难这个老好人,张邈为人忠厚,极少与人结怨,对刘岱也是毕恭毕敬,所以刘岱还是觉得张邈是个可靠的人的。于是刘岱起身走出大营,回到兖州军营内,张邈以为刘岱不过说些气话而已,也没有在意。

不料刘岱却不是说起话,回到兖州大营之后刘岱当即命令队伍集合,率领五千人马直奔东郡大军而去。东郡军营之中,桥瑁自然不知道刘岱的心思,又觉得现在是关东联军结盟讨董之时,于是对于刘岱带五千兵马出现并不在意。本着礼仪,桥瑁出帐迎接刘岱,刘岱劈头就问:“我军粮少,元伟何不拨出一万石粮草来与某。”桥瑁大惊,一万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