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5页)
���
杨文岳望了望严坤之,严坤之闭目不语,杨文岳有些不悦,却强笑道:“前次朝廷许诺的两万犒赏不是悉数到位了?”
杨波哼了一声,道:“到手不过一万出头,这也罢了,银子当不得饭吃,这米粮供给不可一日断绝,目前羊官堡存粮不多,还请杨大人上奏朝廷,请拨三个月粮饷,安家银二十万两,米粮三万石,鲁密铳三千杆,其余草料器械等若干……”
杨波的狮子大张口让众人大惊,同行的御史都面露愤懑神色,连严坤之都张开了眼睛。
“末将愿听任诸位大人调遣,但团练营被逼叛乱之事已经传到旅顺,本地军民惶恐不安,兵无斗志,羊官堡岌岌可危,若不能好生安抚,末将不敢保证下面的士卒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些杨文岳不敢点头。杨波的话已经很明显了,要是朝廷不答应他的勒索后果不堪设想,但此人官职不高,地位确实非同小可,一旦发生变故后果堪忧。
严坤之带着密旨前来,有些话不好开口明说,便淡淡的道:“本督自会如实上报朝廷。将军也需安抚民众,共成灭奴之功。”
严坤之的话是有所指的,这次来到旅顺,沿途许多百姓对他们这些钦差一行相当的冷漠,甚至掩饰不住的敌视,这让极力想要调和旅顺与朝廷关系的他来说相当悲哀。他并不知道,张大宝发动了宣传部所有手段和力量,包括说书,唱戏,邸报等等,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团练营的悲惨遭遇让所有人义愤填膺。朝廷如此对待千里勤王的团练营,让原本许多怀着忠君爱国的信念被打得粉碎,即便是登莱一带的大小官员也相当同情团练营的遭遇,他们或上疏,或私下商议,都站在了杨波一边,崇祯帝这次夺权之举可谓得不偿失。
但严坤之也没有办法,崇祯帝派他来安抚杨波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借着他与杨波私人情谊,力图让杨波接受团练营叛乱的结果,防止杨波任何可能不轨的举动,相比祖大寿左良玉等人,杨波虽然一向与朝廷离心离德,但稳定辽南,新三方制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更别说小小的羊官堡吸引了所有八旗精锐。朝廷似乎也明白关键时刻不可过度刺激旅顺军民,这次圣旨里对旅顺众将大肆封赏,杨波被封为旅顺镇总兵,驻节旅顺。加太子少保,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初授荣禄大夫,荫一子世袭锦衣千户,诰赠上三代皆一品,加“镇南将军”印,赐所部其军名骠骑军,原游击营赐名为骠骑营,其余有功人等,俱叙功升赏……
平心而论,朝廷封赏不可不为丰厚,杨波以旅顺参将的身份直升总镇总兵,已经让人震惊了,散阶直接提升到了荣禄大夫,挂镇南将军印,已经到了武将的顶峰,更何况还加封太子少保,地位已经与祖大寿齐平,万一这次能击退建奴八旗围困的话朝廷再升下去就只能封侯封王了,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怎么办?
严坤之心乱如麻,朝廷大肆封赏并没有让旅顺的怨气消除半点,单从这一点来说,崇祯帝的政治智慧十分堪忧,严坤之曾上疏要求严惩京营副将倪宠背后的靠山,哪怕崇祯帝推一个替罪羊也成,然后给团练营平反,也不用大肆封赏杨波,也不用忍受杨波的坐地起价,小小举动便收买了旅顺人心,何乐而不为呢?可惜陛下深恨京营损失惨重,更兼朝廷和自己的体面,死不肯认错,硬生生把一件原可轻易化解的叛乱变成了两败俱伤。
最近朝廷的动向让严坤之警惕,温体仁告病已经十多日,崇祯帝的态度十分的耐人寻味,只是下了两道不痛不痒的旨意,又派了个御医探视,之后便一切如常,似乎默认了一般。
显然崇祯帝对温体仁已经深深忌惮,自己日后的前途也是堪忧,杨波当年曾警告过温体仁,千万不要把对东林的战火波及到太监,温体仁也的确是这样做的,爬上首辅宝座后与内臣很是过了一段蜜月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