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5页)
根据原主的记忆,家人应该是都到比双溪村更南边的雾罩山采春去了,雾罩山因常年云雾蒙蒙而得名。那里的节气来的比双溪村早半个月,每年的这个时候,双溪村的村民都会集聚一起去那里的山上采挖鲜嫩的野菜来慰劳自己,一个冬天下来,太缺食新鲜蔬菜了。
小草估摸着时辰应该是未时了,家人最早也要到酉时才能回来,自己也饿了要先垫点食物才行,“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得慌”,有了能量才能有力气。
于是她走去灶房,接开锅盖,真的发现了家人给她留了食物温在锅里,是玉米粥,一看就知道是大火煮熟的,口感应该不太好。果然,喝到嘴里很粗糙,不润滑,满嘴钻,刺啦嗓子。
她的上世经验告诉她,玉米粥的熬法是: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慢慢煮,煮熟后用余火再烘着,这样熬好的玉米粥很浓、很香、很滑,营养也是最好吸收的,以后自己来做吧。
吃了再世存活的第一顿饭,小草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
第一,盘点家里的食物。她走进储粮室,粗略地统计了一下,玉米粒大概有两百斤,玉米粉有四十来斤;小麦粒有两百八十多斤,面粉估计三十来斤;没有大米;还有一些其他的豆子之类林林总总的东西,都不多,想是留的种子,这些食物要吃到六月今年的粮食产出还是很紧吧的。
第二,搜索灶房。泥土砌的灶台一个,大、小两口铁锅放在灶上,灶上还放了一个陶土烧制的钵,应该是借用灶火或余火温水、烧开水用的。陶土烧制的水缸一口,咸菜罐有六个,盛放玉米粉的陶土钵一个,盛放面粉的陶土钵一个,有一副跳水桶和一根木制扁担,陶土烧制的碗、碟之类的各有一些,放在一个竹制的简易柜子里。
第三,检查茅厕。虽然房间不大,地面也是夯土的,但好在干净,脚踩处是一块大木板中间掏了个洞,木板是活动的可以拿开,应该是下面的粪桶装满了之后,拿开木板就可以取走粪桶,然后再放入空桶,很方便。屋里还挖了一条浅水沟流通墙外,水沟旁放了一块很大很平的青石板,这应该就是洗澡站的石板和排洗澡水的沟。嘿,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可小觑。
第四,到柴棚目测。存柴还有半棚子,家里有三个男人,固然不会缺柴烧。
第五,把睡房的铺盖搬出来烘太阳。她已经看到柴棚外靠放着的晒衣物用的竹制三角叉两个,粗竹竿一根。
忙完了这些,小草活动了一下两只胳膊,感到手臂一些酸但感觉很是充实,至少还有事情可做,这个家还不算太穷苦。
诚然,毕竟一家人都是全劳动力,凭着吃苦耐劳、勤奋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早贪黑,也不该太贫困,就算家里有一个长期病号和一个心怀郁结的爹,但大家都很为这个家着想,也只是经济不富裕,而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饔飧不继。
看看天色不早了,小草有条不紊地着手准备晚饭,在上世她就是性情爽朗不失沉稳之人,否则何以成就辉煌事业。
她想晚上就吃玉米和面粉掺合烙的饼子,依然熬玉米粥但得用自己的烹饪方法,等芹儿回来抓点咸菜,再弄点他们今天挖回来的野菜拌着吃就行了。
她先收拾干净了锅台,洗了手和了面放在一边饧着,又往大铁锅里加了水,然后用打火石点燃灶火(虽然没用过,可她也是活了三十年的人,摸索了一会就会用了),之后趁着太阳余晖的热度把铺盖收了放回床上,再收拾了晾晒的竹竿、竹架(因为只晒了自己和芹儿的,她还没有进去过爹和兄弟的卧房),看着院子都整理规矩了,才抽空去了一趟茅厕,之后她洗干净手,便在灶房里专心做着晚饭,这可是她来到这个家做的第一顿饭哟,只等着家人回来享用。
☆、第三章亲情
冬末的夜晚依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