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4页)

做赵氏银行,属于赵书礼的私产,让傅伦做经理来经营。另外也给予了徐新六的北方发展银行货币发行权,并且将一亿日元存储到他的银行中,作为保证金。徐新六投桃报李,从自己的银行中挑选骨干,帮助赵氏银行运营。徐曾在浙江兴业银行这样的正规银行中任职,因此他的北方发展银行中颇有一些精通现代银行经营的人才,在他的帮助下,赵氏银行很快走上正轨,担负起了一个金融机构制造资本的任务。

在这两家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后,赵书礼的地盘上金融业态终于发生了第二次改变。第一次改变是让晋商成立联合银行,并授予他们货币发行权,目的是统一绥西外蒙地区的货币。可以说第一次货币改革是因为绥西外蒙的货币制度太过混乱,而这第二次吗就是因为这里缺钱了,晋商虽然成立了联合银行,但是以他们保守的经营策略,竟然不敢大规模的印刷,担心发生挤兑。这样做虽然够稳妥,但是却影响了绥西的货币流通,市场上动不动的就出现通货紧缩。尤其是这次战争,由于大量的资金被政府抽离作为军费,几个月间物价下跌了三成,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对当地经济极为不利。而且当战事最紧张的时候,徐新六出面想从银行中借贷一笔钱,晋商竟然百般推脱,这也让已经一心归于绥西的徐新六大失所望,打定主意再次改革币值了。

赵书礼接受了徐新六的建议,增加了两家新发钞行,大幅度增加绥西地区的货币流通量。两家银行成立后,当即联合对库张铁路放款5000万元,通过铁路投资,这5000万元通过工人的工资,采购铁轨等进入了市场链,加上战争的结束,一个月间,通货紧缩情况得到了改善。

四十六节 难缠的德国顾问

成立新的发钞行的同时,在徐新六的主持下,在归绥(呼和浩特)这个绥远商业和【整治中心】成立了一个股票和债券交易所。为什么成立这个机构呢,原因是这次战争中由于贷不到款,府库中又实在是没有钱,徐新六这个从西方受过教育的人,又很有保护私产的思想,不肯摊派给百姓或者强征税,最后想到了美国内战时候北方银行家库克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大量印刷小面额债券,让普通百姓也能认购。此次徐新六一共印刷了两千万元的债券,年息五厘,全部兜售一空。第一是因为河套绥西地区的百姓还是很支持这个比之其他地方更关心他们的整府,第二呢是因为这里的百姓确实有钱了。七八年的移民活动,让这里多了数百万拥有自己地产的百姓,可以说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

债券交易所成立后,徐新六立即通过当地报纸宣传,告知百姓可以把债券拿到哪里去交易折现。可惜一时竟没有多少百姓去卖自己手里的债券,当然这不是为了无条件支持政府,而是为了吃利息,他们对赵书礼的【整府】有信心,相信【整府】能兑现利息。

那又为什么选择将这个债券交易所放到归绥而不放到经过几年发展,更繁荣的包头呢,因为赵书礼此次扩张了地盘,察哈尔也收归囊下,张家口可是一个不属于包头的商业城市,而归绥在包头和张家口之间,刚好可以联系起两个城市,起到协调两地资本的作用。

在股票市场上,很快也出现了四五家上市企业,第一家就是徐新六的北方发展银行,徐新六以每股十元的价格发行了一百万股票,占股票数量的百分之十。徐新六的银行经营情况不错,加上又有一亿日元作为保证金,因此大家都很看好,当地工商界各界人士纷纷认购。接着是塞外大铁路公司,这家公司是当前的新贵,创立者是原来鄂尔多斯的商会会长常守成。当时他提出修建铁路被赵书礼认可后,积极联络了许多山西商人,凑齐了一千万银元,可惜铁路修建中他就发现了,这点钱跟他的预料差距太远,根本连个边都不够。因此求助于赵书礼,在赵氏银行成立后,以银行的名义跟徐新六联合给他放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