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3/5页)
两) 糯米(六合)
上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滓,煎至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汗出愈。
柴胡姜桂汤治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名曰牝疟。
柴胡(八两) 桂枝 黄芩(各三钱) 栝蒌根(四两) 牡蛎 甘草(炙) 干姜(各一两)
上咀,水煎服一升,日三次。汗出愈。
桂枝芍药汤治疟寒热不论先后。
桂枝(五分) 黄 (炒) 知母 石膏 芍药(各二钱)
上水煎服。
桂枝黄芩汤如服前药转极者,宜此和之。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 人参 甘草(各四钱半) 半夏(四钱) 石膏 知母(各五钱) 桂枝(二钱)
上为粗末,根据前服。
桂枝羌活汤治疟处暑前发,头项痛,脉浮,恶风,有汗等症。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
麻黄羌活汤治证如前,恶风,无汗等症。
麻黄(去节) 羌活 防风 甘草(各半两)
上如前服。
一方 治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脉长。先以大柴胡下之,微利为度,后余热不尽,当服白虎汤,以尽其邪。
白芷(一两) 知母(一两七钱) 石膏(四两)
上咀末,根据前服。
麻黄桂枝汤治疟恶风寒,无汗等症。
麻黄(一两) 甘草(二钱) 黄芩(五钱) 桂枝(二钱)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桂枝石膏汤治疟发隔日,先寒后热,寒少热多等症。
桂枝(五钱) 石膏 知母(各一两半) 黄芩(一两)
上作三剂,水煎服。
麻黄黄芩汤治疟因风暑深入于阴分而发,乃血受病,邪气所舍之尤者也,宜用此发散之。
麻黄(一两,去节) 甘草(炒,三钱)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 黄芩(五钱) 桂(二钱)
上为末,根据前服。
白芷汤治疟疾下后余热不尽,服之。
人参 知母(一两七钱) 石膏(四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白虎汤(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 治胃热作渴,暑热尤效。又治热厥腹满,身难转侧,面垢,谵语,遗溺,手足厥冷,自汗,脉沉而滑。
知母 石膏(各二钱) 粳米(半合)
上水煎服。
人参益气汤治暑热伤气,两手麻木,四肢困倦,饮食少思,或发热作渴等症。
黄 (八钱) 甘草(五钱) 炙草(二钱) 人参(五钱) 升麻(二钱) 白芍药(三钱)
五味子(百四十粒) 柴胡(二钱半)
上作四剂,水煎服。
大顺散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脏腑不调,阴阳气逆,霍乱呕吐等症。
甘草(炒) 干姜(炮) 杏仁(去皮尖炒) 肉桂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汤调下。
消暑丸治伤暑发热,头痛等症。
半夏 甘草 茯苓(各半斤)
上为末,生姜汁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水下。
机要浆水散治暴泄如水,周身汗出尽冷,脉弱,不能语言,甚者加吐。
半夏(二钱) 附子 干生姜 炙甘草 桂(各半钱) 良姜(三分半)
上为末,作一服,浆水煎服。
姜附汤治霍乱转筋,手足厥冷,多吐呕逆等症。
干姜(一两) 附子(一个,生用)
上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