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5页)
“嗯,刚上大学不久就怀孕了。”她笑了笑说,“挣扎了很久,还是决定休学半年把孩子生下来。大学那几年我跟苏格的爸爸是带着孩子读完的。”
“那你后来为什么没有跟他结婚?”
“25岁那年他出轨了,那女人还把事情闹到了他们单位。他跪在我面前求我原谅他,说他愿意跟我结婚。我想了一个星期后还是放弃了。我跟他说,‘在我能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之前你先帮我照顾三年,三年之后我来接她。’他同意了。没过多久他就跟那个女人结了婚。我也通过一个案子认识了杜家瑄,后来就开始跟他交往。再后来的事你就知道了。”
“这样的生活,你不觉得累吗?”我沉默了一会儿,问说。
“当然累啊,不过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你站在那个十字路口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除了往现在的方向走,根本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你现在所选的就是最好的那个选项了。”她说。
两天后,我去了那个传媒公司的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接受了杨康的offer。他介绍我去的是一个旅游节目,薪水果然不错,而且还有随摄制组出国旅游的机会。虽然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接过了那天下午那张施舍的支票。不过我想我应该也是做出了一个最为明智的选择吧。
回学校后我径直去电视学院见了导师。从楼上下来的时候一楼的大厅里已经挤满了看直播的人群,在他们对面的电视墙上,20个电视频道正在同时播放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地震,具体位置在成都附近,温江西北55公里。此次地震损失严重,伤亡人数还在不断上升……”
人群中死一般的寂静。一个女孩儿突然哭出了声来。
☆、第九章 那个圈子
2008年6月
夏安去汶川了。
起因是上周的班会。那天我们班的那几位班委组织了一次捐款,本来是很好的一件事,可是班长骆唯刚把募捐箱放在讲桌上,班里的几个女人就在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凌嘉是第一个提出异议的,她说我们不应该实名捐款,也不应该在黑板上拉那条横幅,更不应该拍照,甚至那个募捐箱都没有一点存在的必要,因为那看起来太像作秀。
几个女生对此表示了支持,她们说爱心捐款的目的应该更单纯一些。
林佩瑜冷笑道,你们要有意见上次班会怎么不提啊,反正熬夜制作横幅和捐款箱的不是你们是吧?在自己班级群里传几张照片都成作秀了?心思要不要这么复杂啊?
凌嘉语带讥讽地回道,不是作秀干嘛打扮的这么隆重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相亲呢。
随后班里的部分女生就分成了两派并就“这次捐款是不是作秀”这个问题进行了辩论。
我没有参与辩论,我一直和夏安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冷眼看着她们。过了一会儿,夏安终于起身离开。她说在这样的场合因为这种事争论不休,让她觉得无聊而火大。我于是也随她一起离开。
只不过,我接下来要去那个地方仅仅是为了钱。而她要去汶川却是因为她真的想为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做些什么——哪怕她能给他们的只是一个拥抱。
这是一座28层的商业大厦,由杨康的父亲杨致庭先生出资在CBD建造,前年才竣工,随后集团总部便从朝外大街搬到了这里。这座大厦的1到7层是商场、影院和一些其他的娱乐场所,8至15层租赁给了一些证券和商业公司。16层就是我在兼职的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再往上是影视制作中心、新媒体中心和广告公关部。杨康的办公室在20层,跟我所在的栏目组的工作间差不多大,很简约的北欧概念装修,办公桌旁边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