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 (第2/5页)
但大多数都已经腐烂了。
当他们离开这个奇怪的地方之后,荀若明第一句就说道:“真是大自然的造物奇观啊!”
他向雷涛解释了一下。这个石门的后面应该是当年姜维的屯粮处,这里面藏着的应该都是和那种稻谷包一样的粮食,也许还有草料。这些东西贮藏在这里面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也许是地质上出现了变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洞窟之中出现了一个泉眼,估计就是这泉眼让地下水进入了这个粮仓。
当水进入粮仓之后,这些囤积再次的粮食立刻开始**,随后又因其密闭的空间而产生酵化,于是就成了如今的样子。
“那……荀教授,这也就是说这里的酒,并不是人工酿制的,而是自然发酵形成的咯!”雷涛很是惊愕地问道。
荀若明点了点头叹道:“天地造化,千年的沧桑酿成这一潭酒……其实这也不能算是酒了!”
“那这是什么?”雷涛听他这么说更奇怪了,如此浓烈的酒,一点酒气都能让他酒精中毒,不算酒算什么?
“这应该和我们常说的酒膏差不多……”荀若明凭着自己的经验回答道。
酒膏,这是华夏古代的一种特殊的酿酒品种,古称“醪脂”、“琼露”等名。这种酒膏基本上属于陈年老酒的副产品。当酒存在温湿度较为稳定的地方,存酒时间超过20年以上就比较常见。实际上这就是酒类的酯化现象,酒在存放的过程中由于水的挥发掺合酒上层真菌物质,时间一长便会产生一种粘稠的液态物质。
这酒膏如果直接饮用,那口味是极差的,但如果经过水平极好的勾兑师勾兑之后,产生的酒会变得浓香扑鼻,甘醇无比堪称酒中珍品。
了解了这地方的真相之后,荀若明他们的兴趣就没有一开始那么大了。这毕竟只是千年存粮出现的一种自然变化,对于考古和历史研究来说意义不大了。这不像当初在凌川发现的道光年间的存酒,那毕竟是百年前酿造的酒。而这里的只是天然形成的一种类酒物质而已。考古价值自然是不能同类而语的。
不过这里发现的这一潭“千年酒膏”对于雷涛来说那就不一样了。他特意和翁化文打了个招呼,请他派人把这地方重新封闭起来。对于翁化文来说,这里既然封闭着这么浓烈的酒精气体,如果任其挥发出去,也许会造成安全问题。对于雷涛的要求他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从营山出来之后,雷涛立即赶往邛川市政府。
“雷涛,到底是什么重大发现啊!之前翁化文不是已经汇报过营山发现三国姜维屯兵洞的事情了吗?”瞿勃见到雷涛之后,有些纳闷地问道。
雷涛还在车上的时候,就打电话给他,说让他和吴东江两人在市政府等他。他又重大发现要报告。
营山的历史遗迹发现,这个虽然也是个重大发现,但这些文物发掘出来之后,已经被西川省博物馆的考古研究所接手了。估计这些宝贝将来会在省博和大众见面。但这对于邛川市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了。最多营山那边搞个遗址开放参观,这还要和省里面商量的。
雷涛坐下之后,他一本正经地说道:“瞿书记,吴市长,对于之前吴市长提出的城建计划,我代表雷霆公司宣布,我们公司会全力支持和参与……”
吴东江和瞿勃听到他的话都是一愣。雷涛之前不是对这个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吗?而且之前雷涛和吴东江在现场看了一遍之后,还将吴东江计划中的一个漏洞指了出来。这让吴东江自己都对这个计划有些失去信心了。
怎么一转眼,他又说全力支持和参与了呢?
果然,雷涛的话还没说完:“不过对于吴市长原来的方案,我还想要做一些修正。还有一些条件,希望二位能够答应。”
雷涛的话让吴东江的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