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 (第3/5页)

说你那时候没有男朋友?!”

时年当真被吓着了。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证自己的一言一行从无破绽,即便是研究推理和逻辑的人也做不到。

这不,她是当真被祈修齐抓住了。

她脸红,却忍不住皱眉:“是有一个,只不过是个网友。我不知道他是男是女,不知道他年纪大小,所以不是你以为的那种男朋友。”

“那时候我们课业也忙,而仅剩下的一点闲暇时间,我也都用在上网跟他聊天。那时候他抛出的一个又一个推理游戏盘旋在我脑海里,我分不出心来去跟其他女孩儿一样去谈恋爱。”

“果然有这么一个人。”祈修齐心下又酸又涩:“后来知道他是谁了么?”

时年黯然摇头:“不知道。也没机会知道。其实我说是网友,也不是一对一的那种。而就是在推理爱好者的一个开放式的BBS上,一大帮人一起发帖回帖的那种聊天罢了。”

时隔多年,曾经那个用BBS网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再问起来,两个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祈修齐便点头,抓过纸和笔来,在原来的那一串案子形成的链条里,将最后一个案子的关联斩断,前后孤立起来。

“好,我们现在按着你的直觉来重新规划推理模式。可是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如果那个人策划前面一连串的虚拟案情,不是为了麻痹老师,从而引导向最后的集中爆发的话;那他前面做那些虚拟案情,又为的是什么?”

连环案件的罪犯,不同于临时起念的那种罪犯,他们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是事先经过规划的,所以他一定是存在着特定的犯罪动机的。

如果是如同原来的假定,那一串案子与后面的绑架案有前后关联,那么最后的那个案子就是案犯的犯罪动机;而倘若斩断了两者之间的关联,那犯罪动机就缺失了。

时年也被问住了,看了良久,忽地说:“……那,难道不能没有动机么?反正也只是虚拟案情,没有人受伤和丧命,也没有实际上的财产损失。”

“你开什么玩笑?”祈修齐都忍不住喝止:“没有犯罪动机,那设计下这些案情又是在干什么

?吃饱了撑的么?”

时年觉得自己的心忽然跳得很激烈。

“可能就是为了玩儿呢?就像那些推理游戏,设定案情不是为了图财害命,只是为了推理破案的过程本身。”

祈修齐忍不住伸手过来,探了探时年的额头:“好像果然是发烧了。”

“我没跟你开玩笑。”时年有些懊恼,“我说真的。”

祈修齐便也认真地回答:“你说的所谓可能性,是理论上的,现实之中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别忘了那是你爸爸,什么样的人才能设计出都能骗过他的所谓游戏来?太扯淡了吧?”

“再说那些案子每一件都是老师曾经办过的案子里的一种作案手法,那分明就是冲着老师来的,就是以打败和伤害老师为目的的,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推理游戏。”

时年垂下头去,暂时无法反驳。

她想起爸说过,推理最怕成为空中楼阁,与现实脱节。那就真的只是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而不能对现实破案起到任何作用了。

汤燕卿在康川大学的行为分析课上也说过,现今世界各国司法界对犯罪心理学应用于实际破案中还有所疑虑,原因就在于担心犯罪心理学只耽溺于心理学的推理逻辑本身,而渐渐与现实脱节。法官和检控官们最讨厌看到只能发生在脑海中的推理,而事实上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案件,被拿到法庭上去辩论。

时年只好暂时收回了她的直觉,告辞离开。

只是也许是刚刚的事触动了她的逆反心理吧,虽然她跟祈修齐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