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1/5页)
“如果,我是说如果,诸葛孔明没有病死在五丈原,那么蜀汉政权能够夺取天下延续大汉四百年天下么?答案是,不能。后主懦弱,加之关、张二人离世,当时蜀国老将只有赵云几人,然而赵云年事已高,已经不堪大用,这是蜀国内部的原因。纵观当时天下大势,曹丕虽然睿智,但已然命不久矣,司马氏虎视眈眈,这是外部因素。所以就算是诸葛亮没有病死在五丈原,蜀国也不可能有什么发展,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老人停顿了一下推了推眼镜接着说:“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再比如说清朝,如果吴三桂没有怒发冲冠为红颜背叛了大明朝廷,那努尔哈赤是不是就不可能攻入山海关了?答案是否定的。所以……”
“老师,我认为历史也不一定就是必然的。”一个声音打断了那位历史老师的话。
“是哪位同学想发言,请举一下手。”
“老师我不是很同意你这种必然的观点,明朝不止有一个吴三桂,还有一个袁崇焕,既然可以假设那我们不妨就在这里假设一下。如果崇祯皇帝没有杀了袁崇焕大明朝是不是能再延续二百年呢?很显然这个答案是很不确定的。君不见袁崇焕把努尔哈赤打的有多狼狈。要不是崇祯听信谗言将其杀害,明朝的历史说不定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哦,不对,应该说中国的历史可能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这话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袁崇焕要是不死,那死的就很有可能是努尔哈赤。
“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那位年过半百的历史老师问道。
“簧恋云。”刚才发言的人就是诸葛伊云的新同桌簧恋云
“簧恋云同学你说的很好,说实话我也曾经不止一次考虑过这个问题,虽说历史不太可能因为某一个而发生改变,但是……呵呵,袁崇焕,却是有能力改变明朝命运的一个人。就像你说的那也如果崇祯皇帝能留下他,那么中国的历史有可能就从那一刻起改写了。可惜的是历史并不能按照我们所想象的发展,袁崇焕最后死了,袁崇焕的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味着明朝的灭亡。吴三桂与袁崇焕虽然都是历史上的典型人物,但是吴三桂的出名只是因为她与陈圆圆的一段恋情,还有后面的怒发冲冠为红颜的一段佳话。换句话说吴三桂的出名其实也就是因为他的不忠,他的背叛。历史就是那么奇妙,如果你非要说的话,甚至可以说中国之所以能有今天,吴三桂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这老师虽然看起来年龄比较大,但讲起课来还是很幽默的,让人感觉不到厌烦。
“像这样的巧合与偶然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的确有很多值得点评的地方,但是在当时却是合情合理的,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想,您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历史必然性还是偶然性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看法。”又一个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看到那个回答问题的现在正无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不是韩羽还能有谁,当然如果回答问题的不是簧恋云的话他或许不会开口回答这个问题,韩羽一直觉得现在的评价历史都是拿已经注定的事情来探讨,这样一点意义也没有。
那位历史老师没有马上回答韩羽的问题,而是沉默了一会才开口说道:“韩羽同学的见解一直让我觉得新奇,你往往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人们固有的思维,关键就在于你所分析的,也不错。”
“萧老师您还记得我啊,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了。”韩羽听了这话坐直身子笑了笑说道。
“你小子上中学的时候,又一次历史考试你问答题的答案和正确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所有的阅卷老师硬是没能很干脆的给你判错。当时我也是改卷老师之一,所以对你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你说的也不错,我们现在的都是已经把成为事实的东西拿出了讨论,从另一个角度看的话的确不是很有意义,但是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去研究这些历史,更重要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